第二十章 宋家遗产(第2/15页)

蒋介石和华盛顿的共和党人根本听不进这些话。第一个冲马歇尔的有限援助政策发难的不是别人,正是共和党众议员克莱尔·布思·卢斯。她于1946年7月24日把一封38位支持蒋介石政权的著名人士联名签字的抗议信塞进了国会记录中。这些坚定的支持者包括中国商品进口商阿尔弗雷德·科尔伯格。科尔伯格曾帮助克莱尔·布思·卢斯成立中美政策研究会,该协会在“院外援华集团”中属于较为活跃的游说团体之一。

蒋介石手下的顾问们都很明白,如果共和党人在1948年的大选中获胜,白宫肯定会改变对华政策。届时中国面对的将不再是杜鲁门那握得紧紧的拳头,美国将再次给中国提供数十亿美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资金援助。在此种情况下,中国的代理人们开始上路,前往美国去帮助共和党人赢得大选的胜利,付出高昂的代价来支持共和党的事业。长期以来在政界最为活跃的当属孔令杰,杜鲁门在多年之后总结了他们所做的一切:“许多参议员和众议员都按照他们的指示办事,他们手里掌握着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我并不是说他们把所有人都给收买了,而是说他们手头有大量的资金在流动,在华盛顿有很多人都听‘院外援华集团’的。”

蒋氏夫妇和卢斯夫妇都认为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肯定能赢得大选,中国驻美大使顾维钧还特地授予杜威“特别吉祥领章”。由于特别期望杜威能够获胜,委员长安排美龄再次访问华盛顿,希望她能够像罗斯福时期那样再次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并亲自呼吁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紧急援助,以便应对国内威胁。这一次她将向美国人要30亿美元的援助。

与此同时,从很多自称“中国人的朋友”的人那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1948年4月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由“院外援华集团”和大量共和党领袖们一起发起的亲蒋运动通过了一个一揽子计划。为了阻止共产党,国会以微弱的多数同意给予蒋介石10亿多美元的资助。然而蒋介石再次表示这些远远不够,他还需要30亿美元。

当美国人落入烦琐的民主程序之中时,中国正在一步步丢失。1948年的头几个月里,共产党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则四散奔逃,节节败退。如果想救蒋介石的话,速度最好能快点。区区10亿美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等到当年11月7日美国人参加大选投票时,蒋介石的失败已经是毫无悬念了。

就在这一天,共产党向保卫中原地区的大批国民党正规军发起进攻。这场战役直到1949年1月10日方告结束,前后历时两个月,国民党遭遇完败。这场被称为“淮海战役”的大战是蒋介石和共产党之间最后一场大规模冲突,55万国民党士兵中有32.5万人被俘。在最后时刻,为了避免各种武器装备落入共产党之手,蒋介石下令空军轰炸自己的军队。中国大陆的迷局就要结束了。

多年以来,为了能让自己入睡,蒋介石一直在晚间服用强力安眠药。然而在这最后一战期间,他发现安眠药也不灵了。他开始酗酒,每晚喝上一杯半威士忌,直到把自己喝得人事不省为止。这时候更有消息传来说,杜鲁门在竞选中以微弱优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让他更加焦虑起来:白宫不会再施舍了。

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催着美龄前往华盛顿。1948年11月底,美龄乘坐飞机前往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中国大陆。

这一次,华盛顿没有为她准备红地毯,白宫也没有发帖邀请蒋夫人到白宫过夜或到国会发表演讲。由于国会最近刚通过了一项给蒋介石提供10亿美元的决议,再加上一场艰苦卓绝的总统选举才刚刚结束,杜鲁门总统没有心情去迎合卢斯的那套外交政策和“院外援华集团”的要求。

杜鲁门用挖苦的口气回忆说:“她来美国想再要点施舍,不过我可不会像罗斯福那样让她住在白宫。我想她也不是很喜欢住在那里。不过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根本也不关我的事。”

从官方的角度来看,蒋夫人的这次访问显得非常尴尬。对她请求帮助中国进行“目前战争”的呼吁表示同情的只有共和党人、“院外援华集团”和卢斯等人。这次出访简直是一场灾难,杜鲁门非但没有给她留半点情面,而且很不客气地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声明,指出美国给蒋介石提供的援助总数早已超过了38亿美元。宋氏家族埋下的祸患开始发出了复仇的嫩芽。

随着“二战”的结束,蒋介石政权像一块朽木一样四分五裂。回顾前朝旧事在华盛顿已经成了时髦的话题。比如,情报圈里的人回忆说,1942年,孔祥熙曾挪用两亿美元的美国贷款从上海沦陷区的商人们手中购买各种货物,而出售这些货物的则是杜月笙以及宋家与日本人的合资企业。在人们的闲聊中,这些事情就像木头中的蛀虫一样被尖利的嘴巴一件件啄出来,流言传遍了整个华盛顿,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