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5/36页)

修士们已在修道院西端的草地上摆好了桌子,厨房的人正端着热气腾腾的大锅穿过院子。副院长是镇上的东家,因此,在重大节日里向他的佃户们提供宴席就成了他的职责。菲利普的主张是食物要慷慨,但酒水要吝啬,因此只供应淡啤酒而没有葡萄酒。然而,有五六个积习难改的人,在每次宴会的日子,都会喝得不省人事。

王桥居民中的头面人物坐在菲利普的桌旁:建筑匠师汤姆和他的一家人;包括汤姆的长子阿尔弗雷德在内的工匠师傅们;商人们,其中有阿莲娜,但犹太人马拉奇要等祈祷之后再来参加欢庆活动。

菲利普要大家安静,并讲了几句对主感恩的话,然后就把“多少”面包递给汤姆。随着岁月流逝,菲利普越来越尊重汤姆了。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人实在太少了。汤姆面对惊慌、危机和灾难,都能平静地估量后果,评价损失并做出最好的计划。菲利普颇有感情地望着他。今天的汤姆,和五年前走进修道院谋职的他已经判若两人了。当年,他疲惫憔悴,瘦得眼看着骨头就要从饱经风霜的皮肤中刺出来。这几年来,尤其在他的女人回来之后,他已经发福了。他并没有胖,只是在骨架上长满了肌肉,眼中再也没有绝望的神色了。他今天衣着讲究,身上是林肯绿的紧身衣,脚上是柔软的皮靴,腰带上有一个银扣。

菲利普得问一个问题,由“多少”面包来回答。他说:“还要多少年才能建成大教堂?”

汤姆咬了一口面包。这种面包是由小粒的硬粮食粒烤成的,随着汤姆把粮食粒吐到掌心,大家都高声数着数。有时候,在做这一游戏时,有人咬了一大口粮食粒,结果,桌子周围的人谁也数不到那么大的数目;但今天却没有那种危险,因为桌边坐着这么多商人和工匠。答案数到了三十。菲利普假装情绪低落。汤姆说:“这是我还要活的年头!”大家都笑了。

汤姆把面包传给他的妻子艾伦。菲利普对这个女人十分小心。她如同莫德皇后一样,有一种左右男人的能力,这种能力菲利普无法攀比。艾伦被逐出修道院的那天,她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那是菲利普至今连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他原以为,她再也不会露面了,但让他害怕的是,她又回来了,汤姆请求菲利普宽恕她。汤姆十分聪明地辩论说,如果上帝能宽恕她的罪过,那么菲利普就无权拒绝。菲利普怀疑那女人并没有忏悔。但汤姆在那么多自愿干活的人到来,拯救了大教堂的那一天,提出了要求,菲利普发现自己竟然完全违背了本意同意了。汤姆和艾伦在教区的教堂里举行了婚礼,那是村子里的一座木头建筑的小教堂,早在修道院建立之前就存在了。从那时起,艾伦很检点,并没有给菲利普后悔自己所做决定的口实。尽管如此,她还是让他不自在。

汤姆问她:“有多少男人爱你?”

她咬了一小口面包,逗得大家又笑了起来。在做这一游戏时,提出的问题都要有点影射的含义。菲利普心里明白,要是他不在场的话,人们一定会开下流玩笑的。

艾伦数出了三颗粮食粒。汤姆装作生气的样子。“我来告诉你,爱我的三个男人都是谁,”艾伦说。菲利普希望她可别说出什么冒犯的话来。“第一个是汤姆。第二个是杰克。第三个是阿尔弗雷德。”

人们对她的机智报以鼓掌喝彩,面包围着桌子往下传。下一个传到了汤姆的女儿玛莎。她今年十二岁,有点腼腆。面包预言她将有三个丈夫,这无论如何都不像真的。

玛莎把面包传给了杰克,这时菲利普看到她流露出倾慕的目光,意识到她对她的继兄怀着英雄崇拜的感情。

杰克引起了菲利普的兴趣,他当年曾是个丑孩子,长着胡萝卜色的头发、苍白的皮肤和蓝色的暴眼,可如今他已成了小伙子,五官逐渐成形,面孔极具魅力,陌生人总要扭过头看上一眼。但他的脾气和他母亲一样桀骜不驯。他不守纪律,不懂服从,他当刻石建筑匠的壮工,简直不管用,因为他没有继续不断地提供石头和灰泥,而是把一整天需要的材料都一口气堆在那儿,然后就走开干别的事去了。他经常不见人影。一天,他认为工地上的石头都不适合他正雕刻的特殊需要,于是,没和任何人讲一声,径自一路跑到采石场,挑中了一块他喜欢的石头。他向人借了一匹小马,在两天后把石头运了回来。但人们原谅了他这种狂放不羁,一方面因为他确实是个独一无二的刻石工,一方面也因为他着实可爱——在菲利普看来,这种品性一定不是他母亲遗传给他的。菲利普曾经想过,杰克这一辈子该怎么生活。要是他进教会的话,会很容易地当上主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