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公投(第6/8页)

[17]

语言、身份和忠诚是莫罗佐夫在担任乌克兰军队总设计师的职务上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语言的重要性在1991年10月凸显出来,当时他会见了一位到访的美国学者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这位卡特总统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在乌克兰议会通过该国非核地位的决议的前一天到访基辅。在与这位新任命的国防部长进行正式会谈之后,布热津斯基问莫罗佐夫可否私下聊聊。莫罗佐夫后来回忆说,他同意了,但是有点困惑——他不会说英语,而布热津斯基也不打算说俄语。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沟通方式:波兰裔的布热津斯基说波兰语,而莫罗佐夫说乌克兰语。这样他们彼此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话了。布热津斯基私下问的一个问题是:乌克兰军队应该用乌克兰语还是俄语?莫罗佐夫回答说从俄语换过来会有困难,但是他觉得应该用乌克兰语。布热津斯基很喜欢这个答案,莫罗佐夫所说的一句话令他永生难忘:“保卫国家的命令应该用这个国家的语言来下达。”[18]

然而在那时,语言问题必须等一等,不仅因为国防部长本人还在私下补习乌克兰语,还因为莫罗佐夫和克拉夫丘克所选择的征兵模式不包括或甚至不允许即刻引入一种新的语言。只有当乌克兰采取波罗的海国家的模式,新独立国家的政府要求苏军撤出其领土,并重新招募军队,这才有可能。克拉夫丘克和莫罗佐夫认为这在乌克兰行不通。70万苏军无处可去。俄罗斯在未来几年还要继续应对遣散和安置从东欧撤回的军队的问题。基辅只能统领苏联军队,并将其乌克兰化,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这对士兵来说相对容易:在乌克兰征召的士兵会取代来自其他共和国的士兵。对于没有委任令的军官来说,这也不是问题,因为他们都是本国人。但是军官都是从苏联各地征召来的。莫罗佐夫和他的手下不想遵守旧苏军的国籍政策。护照国籍只是决定军官命运的条件之一。如果护照显示乌克兰国籍,他不一定会待在乌克兰,并且如果护照显示俄罗斯或亚美尼亚国籍,他也不一定被遣送出境。同样重要的是军官的出生地和家庭关系,以及与乌克兰的其他联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军官必须表明愿望为乌克兰服务。如果这些条件都符合,他就会受到欢迎,语言学习可以再等等。克拉夫丘克试图在乌克兰的多民族人口之上建立一个政治国家,莫罗佐夫也用这一原则招募乌克兰军官。

核武器问题给乌克兰独立提出了另一个挑战。莫罗佐夫想要一支独立的乌克兰军队,但是最初他和他的政治领导都没有质疑乌克兰领土上的核武器由莫斯科指挥的原则。但是当莫罗佐夫同另一位新认识的美国朋友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他的想法动摇了,这位友人正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基辛格。在他们初次会面时,基辛格似乎半睡半醒,但是他问这位部长的问题却显示出了异常清晰的思维。当基辛格问莫罗佐夫和乌克兰领导人会如何处理他们领土内的核武器和战略武器时,莫罗佐夫的回答与以往一样:战略武器由莫斯科中央管控。似乎昏昏欲睡的基辛格接着又问了一个直接的问题:“那么,独立是什么呢?”这个提问推翻了莫罗佐夫之前对这个问题的所有考量。乌克兰要想接管其领土上的战略核武器,就会被国际社会遗弃,但是如果乌克兰领导人真拿独立当回事的话,他们就不能让国内的重要部队向莫斯科汇报,而是向基辅汇报。莫罗佐夫由此得出结论:战略武器应该转移至俄罗斯,因为失去它,总比在国内留一个特洛伊木马要好。

1991年秋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莫罗佐夫要组建乌克兰自己的军队的计划一直只是个设想。莫斯科当局拒绝基辅接管驻扎于乌克兰的军队,提出莫罗佐夫在继续担任苏联驻乌克兰空军指挥官(并继续听从苏联总参谋部的命令)的同时,兼任乌克兰政府官员。莫罗佐夫回忆说,他们不想宣布“国防部长”这个头衔。莫罗佐夫要求从莫斯科调任一些自愿帮助组建乌克兰军队的乌克兰籍参谋官。他们被派往了基辅,但是自那以后,以前的同事就不再信任他们了。

莫罗佐夫将他的总部设在基辅市中心的一座前乌共大楼里。他在人手和资金方面都极其紧缺。莫罗佐夫主要用电话与驻地人员进行沟通,北美的乌克兰侨民捐了几部传真机。一开始,他还开着之前担任空军指挥官时用的车。莫罗佐夫为数不多的手下依靠驻乌克兰各部队的志愿者搜集当地情报。有些部队中,他的军官们甚至充当卧底。莫罗佐夫本人也很难被乌克兰军事地区的指挥官接受,因为他们的军衔都比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