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太后英明(第6/9页)

孟皇后出身中层家庭,刘婕妤的出身根本找不着,甚至有传说她是之前皇宫全城征集奶娘中的中选者;孟皇后没有高深文化,刘婕妤大字不识;孟皇后没有大宅门女性应有的层次深度,刘婕妤成天嬉笑跳脱,往好里说是明艳动人,难听些就是一个村姑本色。

孟皇后比哲宗大三岁,刘婕妤官方生年在公元1079年,小哲宗三岁,可是以此推断,1089年寻乳婢时她才11岁,根本构不成勾引皇帝的条件。如果她的出身是准的,那么她比哲宗大的应该不止三岁。

种种对比,怎么看刘婕妤都死定了。可要命的是,孟皇后就是不知道怎么出招。她没在这种程度的宅门里生活过,她的亲人也达不到这个层面,别说是怎样主动攻击,连被动应战都狼狈不堪。

在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非常有代表性。

第一件,某天孟皇后率后宫嫔妃去景灵宫朝拜祭祀,礼毕后皇后就座,各嫔妃按阶次站在皇后身旁。这是礼仪规矩。而刘婕妤一个人站在了门帘旁边,背对着皇后。

这是大不敬,孟氏完全可以拿出皇后的职权贬她、罚她,甚至交给宗室公开处理她。这是在祭祀场所,面对的是列祖列宗。

多好的机会,她呆愣愣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只有她的使女陈迎儿看不下去,站出来呵斥刘婕妤,但对方充耳不闻,不理不睬。

第二件,某次冬至日,后宫嫔妃去向太后宫里请安。孟氏以皇后之尊,坐的椅子是黑红相间的锦缎饰以金带,别的嫔妃一律平常。刘婕妤来了,一看大不高兴,命人换了一套和皇后一样的座椅。这时怎么办,简直是欺负到头顶上来了,半点顾忌都没有。

其实孟氏应该高兴,这让刘婕妤送上门来找抽。她都不用自己动手,直接报告给向太后,神宗的大老婆自然给她出气。这样无论把刘婕妤搞得多惨,哲宗都说不出话来。

他敢不敬嫡母?!

可惜的是,孟氏的呆呆症再次发作,她又一次不知所措了。处理的办法是:下边人故意使坏,先是高叫一声太后驾到,全体起立迎接,趁机悄悄地撤走了刘婕妤的座椅,等大家落座时,闪了她一跟头。

全场哄笑,刘婕妤哭着走了,向哲宗大诉不平,引起对孟氏的更多恶感……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时的孟氏在面对挑战面对希冀时什么办法都没有,都是底下人自动跳出来帮她出气。

这有点让人小感动,可恨的是,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剧。

事情开始时仍然发源于孟氏的呆呆症,这女孩儿不知是不是先天有些问题,一旦遇上点什么事,立即就大脑短路,暂停工作。

这一次是她的女儿病了,御药院等正规部门治了很多次,都没什么效果,她立即乱了,不知怎么办好。其实很简单,皇家的御医不是万能的,像从前仁宗皇帝的病就是由一位长公主用偏方治好的,这时没效果,就该讲给丈夫听,让哲宗想办法,满开封城、遍天下地找医生,这才是正路。

她没有,她只是呆呆地坐着,让自己流眼泪心口疼,似乎这样她女儿就会好些。

这时神秘帮手A出现,她姐姐拿着一张轻飘飘的黄纸走来。“妹妹,你还认识这个吗?”孟皇后一见,立即心惊胆战。

这东西她印象深刻,在她小时候曾经得过一次重病,各种医疗手段都无效,就是它治好的。不过此时此地见到它,只会让她害怕,半点惊喜都没有。

因为这是符箓。

符箓是中国道教的特产,是用朱砂等特殊材料为墨,画在黄纸上的符号。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用途,其中有捉鬼用的,有治病用的。用来治病的,要烧成灰化在水里给病人喝,据说非常灵验。

可是符咒太敏感了,在古代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救人,而是害人。所以命越是值钱的人家越是离这东西远远的,比如说皇宫、皇帝。孟氏这时突然间见到姐姐把这东西亮了出来,马上就吓坏了。她一把夺了过来,交给手下人藏好,同时警告老姐,这是违禁品,宫里绝对不许出现,为了大家的安全,以后千万别带这东西进来。

她姐不置可否,显然觉得这事太小,搞这么大惊小怪的,至于吗?孟氏急火攻心,正要好好教育一下这个中下层妇女,突然间有人通报,说她丈夫宋哲宗来了。

这时孟氏做了一件看起来非常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举动,她把刚刚藏起来的符箓拿了出来,主动向哲宗交代,说这是偶然事件,保证绝不会再犯了。

哲宗静静地听完,笑了笑没在意:“你这也是为了女儿的病,是人之常情。”很宽大。孟氏高兴了,越发觉得自己做得对,既向丈夫表明了态度,更让不知者无罪的姐姐当场受到教育,让皇帝教她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