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第4/12页)

公元前89年,武帝下令,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应致力农耕。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但由于触动了贪污腐败分子的利益,朝廷内部意见并不和谐。

昭帝即位后,托孤大臣霍光为了保证“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于公元前81年二月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下基层访问民间疾苦,贤良文学之士的意见和桑弘羊意见相反,他们就当时汉王朝的一系列政策和国情进行了辩论。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之议。

在这场辩论会上,辩论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贤良文学派的意见是,盐、铁、酒专卖属于与民争利,搞得人民群众都吃不起盐了。桑弘羊则认为,盐、铁、酒禁是“国家大业”,怎么能轻易取消?“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意思是保证国家的和谐稳定需要大量的资金;“丰年贮积以乏绝,凶年岁俭则行币物,赈困乏而备水旱”,收成好的年份可以囤积财务为意外做准备,时不时发个旱灾水灾也需要国家颁发救灾物资的。这么多事情,国库没有资金怎么办?桑弘羊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义正词严,贤良文学之士们哑口无言。

辩论的结果是只废除了酒类专营,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虽然并没有如贤良文学派所预料的那样完全恢复“文帝时政”,但是,盐铁之议之后,贤良文学派活跃于一时,“与民休息”政策得到充分的肯定,对于恢复和发展昭帝乃至宣帝时期的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盐铁会议是汉朝政府讨论国策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留下了记录。宣帝时的桓宽利用这些记录材料,写成了几万言的《盐铁论》一书。从此之后,“盐铁专营”成为历朝历代沿用的政策,直到清朝。

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病已

公元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汉昭帝在位期间,在霍光辅佐下,继续实施武帝末年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因此,汉昭帝在位期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如果他能像汉武帝一样长寿,也许会大有一番作为。

汉昭帝一生没有儿子。他死后,霍光等一干大臣们就商量立谁当皇帝。有人主张立昭帝的哥哥广陵王刘胥。刘胥长得倒是身强力壮,但就是有个怪癖,喜欢举重,还爱跟狗熊打架,才华什么的跟他完全不沾边。

最后选定了李夫人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刘贺的父亲昌邑王刘髆,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所生。公元前87年,刘髆病逝,年仅五岁的刘贺继承诸侯王,任第二代昌邑王。

公元前74年,在霍光的再三斟酌下,年仅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仅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废了。刘贺接到入京奔丧的消息后,一路急行军,天还没亮就出发,一上午就奔了一百多公里,一路上累死了几十匹马。路过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去找一种叫声好听的公鸡;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时,刘贺又找来一车漂亮女子。一路走下来,让随行的大臣各个瞠目结舌。《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贺到了广明东都门后,郎中令龚遂给刘贺提意见:“按礼制,奔丧时看到国都后一定要哭,而且要很悲伤地哭,一直哭到皇宫之中,还要哭。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长安的东郭门了。”但是刘贺的回答差点让龚遂想哭:“我咽喉痛,不能哭。”

将到未央宫的东门,龚遂说:“大臣们都在,已经到了门口,按规矩必须要哭丧了。”刘贺想了一下勉强下车,跪在地上哭了一阵,然后进了灵堂,见到棺材之后,继续哭,把戏演完了。演出结束之后,刘贺第二天接受了皇帝的玉玺,正式当上了皇帝!

国丧一般都是三年,严格来说,三年里不许寻欢作乐,甚至都不能表现得很高兴,但那都是死规定,大家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但是刘贺连表面文章都懒得做,每天饮酒作乐,甚至在皇宫里淫乱。刘贺当上皇帝后,没有嘉奖选举他成为皇帝的大臣,却把以前的厨师、司机、秘书、太监封了一大堆。当初,霍光力排众议拥立他为皇帝,他这种作为等于是在打霍光耳光。为了避免大汉江山败在这个只懂享受生活的刘贺手里,霍光便与皇太后一起将他废黜,降为山阳郡侯。公元前63年,刘贺被贬到了海昏县当了海昏候,也是海昏县第一任侯爵,四年以后,便郁郁寡欢而终了。

公元前74年七月,十八岁的武帝嫡长曾孙刘询即位为帝,此即历史上的汉宣帝。汉宣帝刘询又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是武帝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年刘据因“巫蛊”事件被迫自杀时,他的子女都被下令斩杀,刘询因为当时尚在襁褓之中躲过一劫,在监狱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刘询能登上帝位,与一个叫丙吉的人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