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自其始(第2/7页)

但志存高远的马援,抬头就碰了钉子,那时候的王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马援安康大尹的官位还没做热,立刻就碰上“新”朝兵败如山倒,结果马援和哥哥马员不得不逃跑避难,哥儿俩一起逃到了甘州。当时甘州地区的霸王,就是此时的西州大将军隗嚣。隗嚣对才能平平的马员看不上眼,却对其弟马援青眼有加,在隗嚣的邀请下,马援成了此时西州的重要军将,多次参与西州的军事密谋,并被隗嚣委任为绥德将军。隗嚣此时偏居西北,守土自保有余,但才能有限,绝非可以倚重争天下的英主,相处没多久,马援就甚感失望,趁着作为使者出使巴蜀的机会,马援意图投奔此时割据巴蜀自立的公孙述。公孙述小时候和马援是发小,感情很深,马援这次来后,公孙述却故意摆谱,摆出做皇帝的架势接见马援,谱完摆又虚情假意,说要封马援做侯爵。当时马援的随从们都很高兴,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马援却不以为然,他毅然拒绝了公孙述的拉拢回到甘州,随后告诉隗嚣:“公孙述是井底之蛙,难成大器,我们更应该关注东方的局势。”公孙述最后的命运,不幸被马援言中。

在西汉灭亡之后的天下战乱中,马援之所以能得到众多枭雄的赏识,一是因为他的战略眼光。马援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对天下大势的把握极为精到,每次战争之中,都能准确把握事情最后的走势。二是马援很能打,在当时的战场上,马援是出了名的骑兵人才,不但个人骑射技术出众,而且极善兵团骑兵冲锋作战,中原争霸,骑兵就是野战里决胜的关键,谁拥有精锐骑兵将领,谁就拥有一把足够砍杀敌人的宝刀。又有眼光又能打的马援,就是当时各路英豪眼中锋利的宝刀。

自古宝刀配英雄,马援这把宝刀,连续换了几个主子,配的不是王莽这样志大才疏的庸主,就是隗嚣这种不成气候的枭雄,再就是井底之蛙的公孙述。直到公元28年的那一天,42岁的马援受隗嚣委派,到洛阳出使,这一天对马援有重要意义,因为他终于见到了人生里第一个值得他以死相报的英杰——刘秀。

对马援,此时志在天下的刘秀早就“神交”已久,而且当年随着马援一起逃到甘州的哥哥马员,后来几经辗转,竟然也在刘秀麾下任职,因此从马援到来后,刘秀就极为礼敬。两人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刘秀特意在洛阳宣德殿和马援相见,马援一进门,刘秀立刻迎上前去,扯着马援的手走进来,拉着亲切交谈,此举令马援大为感动,联想起上次去公孙述那里,遭公孙述“摆谱”的耻辱一幕,马援不禁问刘秀:“如今天下大乱,陛下却对臣毫无防范之心,您怎么知道臣不是刺客敌人呢?”刘秀坦然回答:“因为你不是刺客,更像个说客。”刘秀的推心置腹,令马援直言相告:“陛下恢弘大度,跟当年的高祖一样,今天见了陛下,才知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帝王。”至此,马援与刘秀,这对君臣之间,从此真正开始了“宝刀配英雄”的佳话。

虽然倾心于刘秀,但对在最困难时期拉了他一把的隗嚣,马援是很讲“义气”的。决定投奔刘秀后,马援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凭自己的努力说服隗嚣,让他从此归顺汉朝。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是隗嚣与马援的关系,让马援不忍与他兵戎相见,隗嚣的知遇之恩,更让马援决定为他谋一个好出路。隗嚣并非能争天下的枭雄,而以刘秀的宽宏大度,如果隗嚣能投在他的门下,自然也能谋一个好前程;二是马援自己对刘秀所讲“西州虽偏,却西联诸羌,北邻匈奴,为国之屏障也”。在天下还没统一的时候,马援已经在为中国的国土防御做谋划了。

所以这次出使后,马援回到西州,开始极力劝说隗嚣归顺。他也深知隗嚣的性格,隗嚣这个人,对别人的话往往是反着听的,你越要让他怎么做,他反而会“逆反”。所以当隗嚣问马援“刘秀比汉高祖如何”?马援的回答是“欲扬先抑”,他故意说“刘秀不如汉高祖,汉高祖处事喜欢无为而治,刘秀处事讲法度,而且不像汉高祖那样会喝酒” 。隗嚣果然“逆反”了,当场大赞说:“照你这么说,刘秀比汉高祖强多了!”逆反的结果,就是隗嚣最终决定投降。同年十二月,隗嚣令其子隗循到洛阳做人质,并命马援护送,马援也就顺水推舟,举家迁到洛阳居住,不废一兵一卒,刘秀就这样在马援的帮助下,得到了连接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

虽然为刘秀立下大功,也给当时的隗嚣谋到了最好的出路,但马援很快就“两头不是人了!”隗嚣到底是个心比天高的人,这么轻易地投降,他自己也不太甘心,事后没多久就反悔了,开始蠢蠢欲动,企图背叛。这时候的马援,还没有得到刘秀的任命,带着麾下的家兵在三辅地区屯田,虽然远离政治漩涡,但隗嚣的一举一动,还是瞒不过马援的眼睛。他多次写信给隗嚣,苦劝隗嚣不要轻举妄动,但越发觉得自己上当的隗嚣,反而大骂马援是叛徒。公元30年,趁公孙述攻打刘秀的机会,隗嚣悍然举兵造反,而当年促成隗嚣归顺的马援,一下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