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3/10页)

这场战役的损失远超隆美尔的预料。他的坦克超过三分之一被摧毁或损坏,且最信任的部下克鲁威尔将军被英军俘虏,参谋长高斯将军也身受重伤。非洲坦克军团被困在雷区中,不断遭受来自英军装甲部队和沙漠空军的攻击。隆美尔对第三印度师一名被俘虏的军官坦承,如果意大利军队无法越过雷区送来补给,他只能请求停战谈判。他知道,只要英军再发动一次全面进攻,就会把他完全消灭。

但第八集团军并没这么做。

里奇将军并未利用这个大好时机。也许是受到隆美尔盛名的影响,尽管他已龙困浅滩,里奇却并没有一鼓作气,反而按兵不动。为了避免上隆美尔的当,在兵力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前,里奇拒绝攻击。然而良机一失,局势就全然扭转了。

六月一日,意大利工兵终于强行突破雷区,开辟出一条补给线路抵达被围困的非洲坦克军团。隆美尔一获得补给便立即展开攻击,七十二小时内就打垮了英军第一五○旅,接着转向南方攻击瞬间变得孤立无援的比尔哈凯姆要塞。

里奇将军下令把坦克大军开入“大气锅”时,一切都晚了。他的部队零星而分散,一遇到隆美尔高度密集的坦克火力,便只有被彻底打垮的命运。

六月七日当天,马斯基林办好出院手续离开医院,次日希尔也跟着出院。魔术山谷过去总是喧嚣忙碌的,但马斯基林回到山谷时,面对的却是一座安静的工厂。交战双方已短兵相接,英军再也用不到那些伪装欺敌的装备。

防守比尔哈凯姆的是“老兔子”皮埃尔·科恩格准将指挥的自由法国军队,他们战至最后一发子弹,直到六月十日才被击败。比尔哈凯姆一陷落,隆美尔便巩固了南边的补给线,得以挥军北上。英军“坚不可摧”的堡垒一个接一个被攻下,从战利品中获得充足给养的非洲坦克军团则势如破竹般攻向图卜鲁格。六月十日“黑色星期六”这天,第八集团军一支装甲车队在阿丹姆小镇外遭到德军炮兵伏击,两百辆坦克被摧毁。第二天,英军下达了全面撤往埃及的命令。

尼罗河盆地开始谣言四起,盛传英军总部正准备撤离埃及,但没人相信。图卜鲁格还顶得住,第八集团军将会重整旗鼓,他们一定能成功反击,没必要过度惊慌。

尽管如此,埃及的军民还是作了最坏打算。“万一他们真的撤离,”希尔对刘易斯说,“我要你马上跟他们走,懂吗?”

“你什么时候变成将军了?”她立刻顶嘴,“至少,我不会让自己在沙漠迷路。”

“别这样,”他哀求道,“这次别拌嘴,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她并不想受他支配,却很喜欢这种被关心的感觉。“到时再说吧。”她回答。

和前几次相比,图卜鲁格此时的防卫显得脆弱许多。为了强化格查拉防线,许多原本布置在阵地的机枪都已运往前方,埋设在要塞四周的地雷也大大减少,而由南非少将克洛伯率领的三万五千名驻军几乎全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于是,强大的德国军团肆无忌惮地在六月二十日对图卜鲁格发动全面攻击。

一天之内,一百五十架德国轰炸机对此城进行了五百八十架次空袭,德国和意大利炮兵也不曾停歇。隆美尔的突击队在火幕中展开攻击,坦克部队则由后方进行包围。

下午,克洛伯炸毁城内的补给库房,以免战略物资落入敌军之手。通讯线路突然中断,他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不到一天,图卜鲁格之战便告结束。克洛伯将军于六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四十分率领剩余的三万三千名士兵向隆美尔投降。“图卜鲁格要塞已攻克,”隆美尔对属下宣布,“所有部队将进行整编,准备下一波进攻。”

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晋升五十一岁的隆美尔为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元帅。

通往尼罗河的道路终于打开。沙漠战争开始以来,这是隆美尔第一次在兵力上超越对方,取得完全优势。于是,德国准备庆祝他们在北非的伟大胜利,银行开始印制占领区的货币,工厂开始铸造将颁给英勇的沙漠军人的战斗勋章。词曲家创作庆祝埃及解放的歌曲,录制后交给各广播电台,准备在英军投降时播放。

隆美尔攻入图卜鲁格时,丘吉尔正在美国华盛顿与罗斯福总统会谈,尽管这个消息让他相当狼狈,他还是勇敢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事实上,这件事带给他的打击相当大,即使罗斯福答应提供二百五十辆新式的谢尔曼式坦克投入北非,也无法抚平他心中的失望。毕竟,英军在北非已浴血苦战两年,如今西沙漠却这么轻易地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