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体制问题(第4/4页)

在打到巴格达之前,秦浩歌的部队连续击溃伊拉克国民自卫队的数道防线,在抵达巴格达之后,秦浩歌的部队也终于无力前进,后勤实在是跟不上。

秦浩歌是按照叙利亚境内的情况来推断伊拉克的情况,这最终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相对于缺乏水资源的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水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巴格达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横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离幼发拉底河仅仅只有三十多公里,就在巴格达附近,有着塞尔萨尔湖、哈巴尼亚湖、来哈利耶湖等等数个大小不等的湖泊,从摩苏尔到巴格达一线水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的农业也相对发达,是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绿洲。

这也使得秦浩歌率军进入伊拉克之后,从摩苏尔开始就不断的需要分兵驻守,兵力被不断分散,最终当部队前锋抵达巴格达的时候,秦浩歌发现他的部队已经无力进攻。

其实到目前为止,秦浩歌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伊拉克国民自卫队除了卡里姆的第一师还没有被发现,其他部队基本上都已经被击溃,或者是被歼灭,整个伊拉克境内,只有在阿玛拉附近休整的第十一师还算是保持着完整建制,而这个第十一师,师长就是杨德山。

秦浩歌包围巴格达之后,杨德山的部队也不好再作壁上观,目前杨德山已经率军从穆萨纳前出到阿玛拉,准备“迎击”秦浩歌的部队。

说是“迎击”,实际上杨德山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准备作战的意思,所有的重武器甚至都被杨德山留在穆萨纳,根本就没有携带,这是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只可惜面对欲拒还迎的杨德山,秦浩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是现在还能抽调出一个团的部队,秦浩歌也会跟着杨德山挥军攻入沙特。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基本上陷入相持状态,秦浩歌想进攻但兵力不足,现在只能等待陈康健从兰芳本土带来的增援;伊拉克人想防守但人心思动,现在也同样需要等安格斯·沃拉斯顿抵达中东主持大局。

五月上旬,在发起进攻一个星期后,秦浩歌终于见到了杨德山。

杨德山是跟随秦牧来见秦浩歌的,为了掩人耳目,杨德山还化了个妆,硬生生的从兄弟联盟的“先知”变成了外籍军团的司机。

见到秦浩歌之后,杨德山情绪激动:“武隆侯,好久不见——”

武隆侯,这是秦浩歌的爵位封号,秦浩歌在兰芳封爵时也是位列侯爵之列。

“哈哈,德山,你这个子爵估计也要升一升了。”秦浩歌也有点小激动。

杨德山在兰芳开国后的第一次封爵中根本就没有排上号,后来因为在北非的功劳,杨德山被封为“子爵”。但现在看来,一个“子爵”很明显已经不足以嘉奖杨德山的功劳。

“嘿嘿,托侯爷的福。”杨德山提起这个事也是很得意。

在兄弟联盟当“先知”确实是很过瘾,但这终究是无根之萍,没有兰芳的支援,杨德山这个“先知”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杨德山很迫切。

“侯爷,打吧,现在伊拉克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安格斯那个老家伙现在还在科威特,根本就不敢来,只要侯爷下定决心,沙特唾手可得。”杨德山还是激进。

“不着急,再等等,英国人不是把武定公拦在亚丁湾了吗,等着瞧吧,英国人肯定要倒霉,至于沙特,不着急不着急,你等着看什么叫神兵天降。”秦浩歌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