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8 苏联基础和承重结构的脆弱性(第2/2页)

苏维埃政权的第三次危机发生在斯大林死后的1953年,这次危机同样持续了将近五年。战胜这次危机依靠的是国家对农民、工人、军人和知识分子作出的大量让步。50年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经济迅速发展,部分经济学家认为50年代是苏联国民经济史上最成功的时期。1951~1960年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 . 5倍,而同样在这10年里,美国和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仅为30%一50%。苏共的意识形态学说又进行了重要的修改,并写人了党的第二十次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通过的决议中,并提出了在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方针。60年代只是对这一方针进行了修改。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苏共领导人继续坚持少量让步和随机应变的政策。

到了70年代,苏联的经济发展开始放慢。在多数情况下,苏联不善于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因此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开始明显落后。与此同时,国家的军事支出却不断攀升,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甚至在许多地区出现了下降。老百姓怨声载道,政权试图通过不断的、虽然不是大规模的迫害和镇压来平息民愤。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停滞状态,这降低了苏共正统思想的权威和影响。苏联在60~70年代保留了极权主义的很多特点和官本位政权。

苏维埃政权的第四次危机始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是一次在经济、意识形态和道德领域的全面危机。此次危机是由于精英阶层的腐败和老化而产生的。"改革"是摆脱此次危机的尝试,但是这次尝试并不成功。戈尔巴乔夫及其亲信没有能够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并不能减轻老百姓的不满。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但这只是即兴之作。这些举措虽然得到了知识分子的拥护,但是同时党组织机关内部的权威阶层则对此表示不满和抗议。在尚未巩固这个制度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基础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在此时开始民主化进程,也就是说废除官本位专制制度。在这种政策下,政权的瓦解己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将苏联比喻成一座高塔,但它却是一座基础不很牢固的高塔,高塔的建设者既无视塔身已经倾斜的情况,也不加固基础和承重结构,而是继续增加塔的高度和层数。邓小平在中国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思想理论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保证了这个泱泱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在80年代的苏联,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苏共,都没有胜任这一使命。

①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资本生义分子。--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