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立陶宛危机

1990年,波罗的海所有共和国的政治局势都朝着不利于戈尔巴乔夫和整个联盟中心的方向发展。拉脱维亚的情况最严重,矛盾也最尖锐。新年前夜,部署在拉脱维亚的军队营地和共产党机关附近几次发生爆炸。尽管如此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危机却发生在立陶宛。

1990年3月初,在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取得胜利的不是立陶宛共产党,而是维尔纽斯国立音乐学院兰茨贝基斯教授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萨尤基斯》,兰茨贝基斯随后被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议会按照兰茨贝基斯主席的提议,以多数票通过了《关于恢复立陶宛国家独立地位的宣言》。根据这个宣言,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宪法在立陶宛境内的效力随即被终止。苏联总统和苏联最高苏维埃都否决了立陶宛议会通过的这个决议,但立陶宛新领导人声称,莫斯科的决定对立陶宛已经没有任何法律作用。一场长期的,令人痛苦的对抗由此产生。常驻立陶宛的苏联军队,以及内务部和克格勃等军警机关的处境尤其困难,因为按照中央集权领导原则,这些机构都是直接隶属于莫斯科的联盟相应机构,苏联领导人对立陶宛不仅给予政治压力,而且还施加了经济制裁,这种做法加剧了立陶宛反对联盟的情绪。苏联最高苏维埃里的立陶宛籍议员被召回,立陶宛宣布在本国领土恢复1938年的宪法,并建立自己的军队,《苏联全民义务兵役法》被宣布在立陶宛境内无效。在此情况下,立陶宛共产党也分裂了。以布拉藻斯卡斯、普伦斯克涅为首的立陶宛共产党主体部分归顺了新选出的国家领导人,普伦斯克涅、布拉藻斯卡斯分别当上了总理和副总理,立陶宛共产党剩下的一小部分转人了地下斗争。

归顺新政权的民众、组织与当局之间的不愉快事件还是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很多立陶宛内务部、克格勃机构人员,立陶宛共产党的活跃分子和很多苏军军人带着各种抱怨和要求来到莫斯科,他们的足迹遍布苏联克格勃、内务部、苏共中央办公厅、甚至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那里。大家对来访者都很同情,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表示支持,有人还对他们做了一些许诺,但无论哪个单位也没有就此问题通过任何决议。当然,立陶宛所发生的一切都及时向戈尔巴乔夫作了汇报,他广泛听取了政治局、政府部长和各军兵种负责人的看法,但他没有就此做出任何决定。实际上,他是不知道此时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一年前,戈尔巴乔夫曾经视察了立陶宛,他几乎走遍了立陶宛全国,试图说服立陶宛人在改革结束以前暂缓做出自己的决定,他还许诺不使用武力,当然这种许诺也不是无条件的。戈尔巴乔夫的犹豫不决,促使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领袖越走越远。立陶宛方面一直在进行他们的"政治侦查",他们似乎并不担心莫斯科方面的反应和果断行动!1990年10月4日,立陶宛通过了《叛国法》。这项法律规定:立陶宛共和国公民如果主动参加"其他国家"或者"外国组织"旨在破坏立陶宛主权的活动,将被剥夺自由15年,或者被判处死刑并没收个人资产。所谓"其他国家",指的就是苏联。这项法律通过的时候,刚好赶上波罗的海地区的征兵季节,很多想逃避兵役的年轻人都是被强制带到征兵点的。1990年11月20日,立陶宛议会通过了组建国土保卫局的决议,这个机构承担起共和国国防部的使命,立陶宛开始建立第一支军队,这时候的立陶宛局势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立陶宛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糟,商店都是空荡荡的,向莫斯科求援如今肯定是不可能了,普伦斯克涅被迫提高商品的价格。莫斯科此时也在准备进行商品价格改革,启动价格改革的时间还可以推迟几个月,但立陶宛已经无法再推迟了。1991年1月6日傍晚,维尔纽斯通过了大幅调整食品价格的决定,1月7日早晨,维尔纽斯街头就出现了抗议行动,市内一些大企业宣布罢工。立陶宛共产党的极端派别决定利用大众的不满情绪。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件,现在有几个说法,而且相互之间还存在很多矛盾,但对主要事实还是很少有争议的。

1991年1月8日,维尔纽斯市中心被激昂的人群挤满。以立陶宛共产党维尔纽斯市委和从前不知名的"立陶宛民主力量大会"名义制作的传单在人群中到处散发。反对涨价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很快演变成一场骚乱。一部分人群涌向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大厦,大厦的门被掀掉,外面的警卫被挤倒。闻讯赶到的立陶宛新警察部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人群隔开,为了阻挡示威人群,不得不使用灭火用的高压水枪。立陶宛议会随后通过决议,撤销了政府做出的大幅上调食品价格的决定,普伦斯克涅--布拉藻斯卡斯政府随即辞职。在立陶宛当时那种特定的情况下,普伦斯克涅、布拉藻斯卡斯被认为是比较温和的政治家,虽然他们此前支持立陶宛共产党脱离苏联共产党,也赞成立陶宛逐步脱离苏联,但他们并不拒绝与戈尔巴乔夫和莫斯科的其他政权机构对话,他们辞职使民族主义和共产党的极端分子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