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宾州大学套住唐皇骏马(第2/4页)

公元636年,即唐太宗当上皇帝10年后,为纪念自己的主要战功,他下令为自己喜爱的战马雕刻浮雕像。2003年,考古学家对昭陵进行了发掘,出土的柱基表明,那些骏马石刻,曾被安放在一条长廊两侧的亭子之中。宾州大学博物馆所藏骏马,似乎曾被立于第5亭和第6亭。人们认为,阎立本(逝于公元673年)是《历代帝王图》卷轴画的作者,目前,它被藏于波士顿美术馆。人们还推测,那些骏马浮雕(长1.98米,高1.52米,厚度超过30厘米)的设计草图也出自阎立本之手。对于唐太宗下令为自己所骑战马立像,有文献记载道:

朕自征伐以来,所乘戎马,陷军破阵,济朕于难者,刊石为镌真形,置之左右,以伸帷盖之义。

周秀琴博士是宾州大学博物馆高级藏品登记员,她写过有关昭陵及其骏马的论文和文章。她对中国帝王的“帷盖之义”习俗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过去,主人通常保留车幔和车盖,将其与马、犬同葬,显示主人对它们的喜爱和公正。”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意为“拯救世界、抚慰百姓”。他为每匹马撰写了颂词,称赞“飒露紫”是:

紫燕超跃,

骨腾神骏,

气詟三川,

威凌八阵。

唐太宗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征战。公元621年,他征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时,所骑枣红马就是“飒露紫”。那件浮雕展示的,是一个广为流传、有关丘行恭将军的故事:当一支弓箭射中飒露紫时,丘行恭将军翻身跃下自己的战马。他拔出飒露紫胸口上的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宗;自己则徒步追击,用战剑杀死数敌。

“拳毛”的意思是“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赢得“拳毛”绰号的,是太宗皇帝于公元622年平定刘黑闼叛乱时所乘战马。太宗皇帝对它的赞语是:

月精按辔,

天驷横行,

弧矢载戢,

氛埃廓清。

目前,“飒露紫”和“拳毛”在宾州大学博物馆展出。其余四匹骏马,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示。六匹骏马中,有两匹马为立马,包括“拳毛”。另外三匹马都伸展四腿作“飞奔”状。六匹骏马全都束尾,将马鬃装饰成独特的锯齿状。那种装束被称为“三花”,表明骑者身份高贵。

唐太宗的统治开创了一段和平繁荣时期。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延续了将近三个世纪。军事上的成功使太宗皇帝把帝国扩张至许多今天已不再属于中国的地方:越南、蒙古国,并往西进入中亚,最远可达当今的哈萨克斯坦疆域。唐太宗统治的特点是根据能力和受教育情况选拔幕僚,由此建立了功能良好的管理体制。(他担心被暗杀,除掉了两个兄弟。迫使父亲退位后,自己篡夺了皇位。)

唐朝的成功,所依靠的是马,是它建立的骑兵。唐太宗在战场上发现良驹时,会让自己的大将擒获骑手,夺取战马。唐朝初期,马的数量有了巨大增长,从3000匹增加到超过70万匹。其中绝大多数拥有突厥马血统,通过进贡或与西部部落贸易获得,包括起源于康国的著名费尔干纳马。唐太宗的六骏,似乎都源于进口马匹。太宗在马背上长大,超乎寻常地喜欢马。曾经有一次,太宗的一匹爱马丧命,他竟愤怒地要下令杀掉马夫。经过皇后谏言,才算保住了马夫的性命。唐朝期间,不仅战场需要马,贸易之路、丝绸之路也需要马。马成了连接中国与北部和西部前线的有效手段。那些道路需要马匹开展邮政,长安与唐朝另一都城洛阳之间的驿站也是如此。

唐太宗不是中国最后一位诗人皇帝,也不是第一位喜欢马的皇帝。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面临着来自西北武装游牧部落的入侵。在大草原上生活的那些人被称为匈奴人。他们衣着装饰华丽,住帐篷或带篷马车,以牲畜数量计算财富。匈奴男人善骑射,在与汉武帝的步兵作战时尽显骁勇。此时,汉武帝需要骑兵,他们的战马还要快于匈奴人的草原马。

汉代曾尝试在本地繁衍进口马,未获成功。显然,那里的土壤和水缺钙。于是,汉武帝派出自己宠妃的兄弟李广利大将,让他率领一支由40000人组成的军队向西进发,希望从费尔干纳盆地获得汗血马,此举几乎葬送了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