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将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结果(第3/7页)

太子得书,不说,召鞠武而问之……曰:“此引日缦缦,心不能须也!”

太子得到了鞠武的回信,不悦,于是把他叫来当面询问。太子为什么不悦呢?因为鞠武的办法是“拖”,这太慢了!太子丹希望越快看到秦王死越好,所以他说:“此引日缦缦,心不能须也!”“须”就是等待的意思,太子丹不说鞠武这个计策好不好,只说这种拖延时日的办法太缓慢,他实在不能等待!

是啊,对一颗充满仇恨的心来说,时时刻刻都在耻辱和痛苦中煎熬,又怎能再等待呢?现在支撑太子丹的,大概只有幻想着秦王被刺杀的那一刻,自己该有多么开心快意。

请问:从太子丹的话来看,各位认为他是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还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他安排这样的刺杀,是有必胜的把握,还是为了图一时的快意?

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刚好相反,他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一个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的人,他想的不是成功,而是为了求一时之快意而孤注一掷。这样做或许一时会很爽,但也必须承担严重的后果。他从头到尾想的都是心中的感受,而不是计划的可行性。

从这一点来看,燕太子丹不是个智者,他是个赌徒。

鞠武曰:“臣为太子计熟矣。夫有秦,疾不如徐,走不如坐。今合楚、赵,并韩、魏,虽引岁月,其事必成。臣以为良。”

鞠武听见太子的话,他回答说:“臣已为太子反复分析过了,对付秦国,快不如慢,奔跑(古代的“走”指的是跑的意思)不如坐下。现在联合楚、赵、韩、魏等国家,虽然时间漫长,但这是万全的做法,臣以为是良策。”

鞠武所提出的办法,正是秦国最恐惧的事情,各位还记得前面李斯初见秦王时所说的话吗?“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用这个办法最大的好处是,就算没有办法立刻打败秦国,起码各国也不会灭亡得那么快。因为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人料得到,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等待时机,这也就是孙子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试问:如果你是满怀仇恨的太子丹,听到鞠武的计策,你会接受吗?如果不接受,你要如何说服鞠武?

燕太子丹的反应,保证出乎各位意料。

太子睡卧不听。

太子丹居然躺下来装睡,转头不听鞠武说话!姬丹,你是得不到玩具就发脾气的小孩吗?

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讲不过他的老师,他又坚持要做他想做的事情,他听不进老师说的任何逆耳之言,只想听顺他心意的话。这个人根本就是感情用事,对这样的人,你跟他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鞠武曰:“臣不能为太子计。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谋,愿令见太子。”太子曰:“敬诺!”

鞠武只好说:“臣不能为太子出谋划策了。”是啊,这种人,他只想听顺耳的话,怎么可能听得进不符合他心意的话?但是鞠武是他的老师,面对这样没有理智的学生,他还是得尽他的责任,他向太子丹推荐了一个叫田光的人。这个人心思深沉,颇有计谋,鞠武将会把他引荐给太子。

太子这时候不是已经“睡卧不听”了吗?结果听到老师愿意介绍田光,他立刻就醒过来说:“敬诺。”也就是我恭敬地答应您了!燕太子丹这个人,在六国的领袖之中已经算是以贤能出名的人物。各位不妨看看,他和秦始皇相比如何,为什么一个人会成功而另一个人会失败?

各位不妨注意一下,前面太子丹找的全是勇武之士,现在鞠武介绍的却是智谋之士。因为成就大事,光是有勇不够,必要有谋才成。鞠武啊,你明明反对这件事,但知道无可挽回之后,还是要帮学生增加成功的机会。问题是,太子丹能体会你的苦心吗?

田光见太子,太子侧阶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膝行而前。

于是田光来见太子,太子站在阶梯的侧边来迎接他。古代主人迎接客人,如果客人和自己的地位相当,主人会站在阶梯的中间。如果主人站在阶梯的侧边,则代表客人的地位比主人高,这和“迎而再拜”一样,这都是太子丹礼贤下士的做法。(要是客人的地位比主人低呢?很简单,主人就不可能出来迎接了)等坐定之后,各位看,太子一直不敢站起来,最后还“膝行而前”,靠近田光身边。太子为什么这样礼敬田光?因为太子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