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之奈何?(第4/6页)

人总是贪得无厌的,但天下哪有完满无缺的好事?既要极尽享受,又要长保江山,天下会有这种好事吗?二世啊,将来在地下你或许可以和隋炀帝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但从二世说的话来看,请问各位:在他心中,个人享受和百姓安宁,哪一样比较优先?

人生的难题,永远就是“不得已”三个字。不能面面俱到时,你要先完成哪个,又要先舍弃哪个?

从二世话中的顺序可以看出,他把“穷心志之所乐”摆在了“安宗庙而乐万姓”之前。可见在他心中,自己的享受永远是最优先的。一个人刚刚登基,马上想到要极尽享受,这不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吗?面对二世这样的问题,各位觉得赵高会如何回答?

拍二世的马屁?不对。

鼓励二世尽情享乐?不对。

赵高的答案是,劝告二世现在还不是享乐的时机。

啊!这不是忠臣做的事情吗?赵高怎么会这么做?其实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大奸似直,奸臣说的话有时比忠臣还像忠臣。

高曰:“……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

赵高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对于沙丘的密谋,诸位公子和大臣都感到怀疑。诸位公子都是您的兄长,大臣们又都是先帝任命的,现在陛下刚刚登基,这些人心中闷闷不乐,都感到不服,恐怕他们将会造反。而且蒙恬虽然已经死了,但蒙毅还在外带兵,臣提心吊胆,就怕最后不得善终,陛下您又怎能享受这样的快乐呢?”

赵高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二世最最害怕的事情,他得位不正,心中有鬼,日日夜夜怕人揭穿真相。而赵高想要利用二世,就一定要把他最害怕的东西点破。他要让二世知道,内外有这么多的敌人在虎视眈眈,你又如何能安心享乐?

二世皇帝会怎么说呢?

二世曰:“为之奈何?”

二世慌了,是啊,那该怎么办才好?赵高你教教我!

赵高会教他什么办法呢?读过《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朋友们不用猜都知道,秦国就那一百零一招——杀!

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

赵高说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推行更严苛的法律和更残酷的刑罚,让犯罪的人因不断扩大的连坐而被诛杀,直到灭族为止。杀掉大臣而疏远您的哥哥们,赏赐原来贫穷的人,提拔原来卑贱的人,将先帝旧臣全部铲除,身边都换上您亲信的人……这样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乐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

等等,杀掉先帝旧臣,换上二世亲信。可是,谁是最大的先帝旧臣?谁又是二世最亲信的人?

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二世觉得赵高的话实在太对了,就重新修改了法律,让它更加严酷。于是群臣和公子们纷纷获罪,动辄就要交付赵高审讯法办。而赵高要杀的大臣,第一个就是蒙毅。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报自己当年和蒙毅结下的私仇。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对于赵高与蒙家的斗争经过,有着和《史记•李斯列传》不同的记载。

《史记·蒙恬列传》

当年胡亥听到哥哥扶苏已死,其实他本来打算从狱中释放蒙恬。因为蒙家三代都是大秦忠臣,胡亥并不打算杀蒙恬,但赵高却害怕此后蒙家再次被重用,因而深怀怨恨。

等蒙毅祈祷山川回来后,发现始皇已死,胡亥居然被立为太子,当然十分震惊。赵高就趁机对胡亥说:“臣听说先帝很久以前就想立您为太子,是蒙毅一再劝阻。这个人不忠,不如杀掉他。”因此胡亥就把蒙毅也抓进了监狱。等他即位为二世皇帝后,赵高在他身边日夜讲蒙家的坏话,希望杀掉这两兄弟。

杀蒙恬和蒙毅是足以撼动秦国的大事,因此公子子婴出来谏阻,他说:“如果杀害忠臣而提拔没有节操的人,只会使朝中的群臣从此失去信心,并使在外的战士分心,这是不可以的。”但胡亥不听子婴的话,派遣御史去见蒙毅,传话给他说:“当年先帝要立我为太子,是你劝阻的。丞相因为你的不忠,想要灭你的族。朕不忍心,你就自杀吧,这也算是你的幸运。”各位看看这段话,这不就是苏轼所说的人臣“以得死为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