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谁才真正对你好?

二世想要做什么?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们接着就来看看,秦始皇死了以后,到底留下来什么样的东西给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到底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为始皇发丧之后,二世皇帝胡亥终于继位了,我们来看看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始皇葬入帝陵之后,他留下了庞大的后宫,这该怎么办呢?还有,建造始皇陵有无数的能工巧匠,这些人对于始皇陵里面所有的机关布置都清楚,又该怎么办?

请你合上书,设想如果你是二世,你会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世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还是那一百零一招──“杀”!先帝后宫嫔妃只要没有儿子的,统统为先帝殉葬。把参与建造陵墓的能工巧匠全部关进陵墓,让他们统统饿死在里面。如此一来,简单利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愧是暴君秦始皇的儿子!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从头到尾,秦朝统治天下,用的都是这套办法。始皇如此,民不聊生,好不容易一个新皇帝即位了,大家都引领盼望,看看他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作为。结果还是杀,杀得比始皇时代更变本加厉,这就是二世皇帝。

二世皇帝即位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就跟很多大学生是一样的岁数。但这个人自幼生于深宫,从小生活在顺境当中,缺乏历练,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在这种情况之下,胡亥需要有一个他真正信任、真正能干,能帮他处理政务的人来帮助他。而在他心目中,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师赵高。

二世重用了赵高,因为赵高与他亲近,他也真心信任这个人,所以他对赵高说出了真心话:

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

你们看看二世心中,真正忧心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六国人心不附,天下民不聊生,他关心的不是如何把政治做好,也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而是担心别人不服他,怕别人与他争位。

为什么二世皇帝如此忧心?很简单,因为他得位不正。大凡常人如果得到本来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多半都心虚,后来种种倒行逆施多半都从这个心虚来。

试问各位,如果你是皇帝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回答?

把书合上好好想想,然后把书翻开,我们来看看赵高怎么回答。他的办法很简单:

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

这句话很清楚,我都不用太翻译,就是把所有不服你、可能威胁你、你不喜欢的人统统杀光光,而且要杀就要快,让“群臣不及谋”,就把这些人统统铲除掉。

是不是还是那一百零一招,用“杀”解决一切事情?而且杀得比秦始皇更加激烈,秦始皇只是杀六国人,赵高索性要二世杀秦国的大臣、官吏、诸公子。

如果你是二世皇帝,听到老师这么建议你,你会怎么回答?

我们再看看二世的反应:

二世曰:善。

二世认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于是两人想办法找出平日不喜欢的大臣和诸公子的各种罪名,将他们抓起来全部杀掉,这就是二世皇帝。

二世的这个决定,有没有错呢?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们可以从后面的实例来验证,看看这样一味实行杀戮到底会有什么结果?

天乎!吾无罪。

在这里,《史记》写了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当时诸公子的处境。

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关在内宫里头,其他公子或自请殉葬、或自杀、或早就被议罪处死,就剩他们三个人还没有死。为什么呢?因为找不到他们三个的任何罪名。我们看看二世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二世派了使者去跟将闾说,你有“不臣”之罪,其罪当诛,现在派了官吏来执行。将闾听到“不臣”的罪名十分惊讶,于是反问:“我在朝廷举行大礼仪的时候,从来就不敢不服从司仪的命令。担任国家职位时,从来就不敢失去该有的节操。接受上位者的命令和应答,从来没有讲错过一句话。请问‘不臣’是什么意思?我哪里犯了‘不臣’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