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胜利组的条件(第5/6页)

山东济宁武氏祠石刻《荆轲刺秦王》

为什么呢?因为对方讲得有理。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第一个要件是什么呢?我们从历史上总结得到的教训,成功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请把你的理智摆在感情之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决定你成功或失败的,往往是你的理智控制了感情还是感情控制了理智。

可能有人会问我:“难道我们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就真的不好吗?”

我举个例子给各位听,各位不妨去看看《史记·刺客列传》和《燕丹子》,在后来发生大家所熟知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燕太子丹为何要派荆轲去刺秦王?

他对他的老师鞠武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因为当年秦王:

遇丹无礼,为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因此,燕太子丹打算派人去刺杀秦王:

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须臾之间,可解丹万世之耻。

这不就是为了报复秦王给他的屈辱吗?鞠武知道后大吃一惊,因为你是一国储君,不是街头匹夫啊!你只想到报复的快感,可是万一失败后呢?岂不是一国都要为你的冲动而殉葬!

但不管鞠武如何劝阻,如何建议,燕太子丹一律不听,因为他已经被情感冲昏了头。他后来对鞠武介绍的田光先生说只要能报仇,“纵令燕秦同日而亡”,他也甘心!

有着这样的储君,真是燕国之悲哀!而太子丹在当时的列国诸侯中,已经是比较出众的人物了。他尚且如此,可以想见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天下了!

“需要”和“有用”

在秦王迎回太后的这一年,秦国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逐客”事件。

秦国会逐客的原因,在于他的邻国韩国。韩国是一个位于秦国东方的小国家,所以秦国每次向东侵略之时,韩国都得第一个倒霉。为了防止秦国继续侵略,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派了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前往秦国,说服秦始皇在关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韩王心想,这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会让秦国没有余力东侵,韩国就能保持和平了。

各位好好想一想,韩国这个办法好不好?

答案是,也好也不好。我不是故弄玄虚,这个办法的好坏得看韩国自己。

是,秦国确实会因为这样,有多少年的时间要花费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上,它不能够东侵,这是对的。可是决定办法好或不好的,在于秦国不能东侵的这段时间,韩国在干吗呢?

如果韩国趁这段秦国没有办法侵略你的时间,你自立自强、奋发向上,让自己的国力强盛了,等秦国想再东侵时,它已经很难对付你了。你争取到了强大的时机,那这个办法就再好也不过了。

可是如果这么多年,你韩国就在那里原地踏步、闷头睡觉、关起门来做皇帝,什么都没改变。我坦白告诉各位,等秦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它国力大增之后,第一个倒霉的还是你韩国,那这个办法不是饮鸩止渴吗?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这个方法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计谋,某个人来做就好得不得了,某个人来做就是天下最馊的主意,韩国就是如此。

后来事情败露,郑国被抓了。郑国坦然承认,他真的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他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师”。这个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后,秦国国力真的会大大增强。

秦王知道自己被骗,他愤不愤怒呢?想必一定是愤怒的。他杀了郑国没有呢?不但没有,还继续重用他完成了“郑国渠”。为什么?因为这对秦国有利!

当时秦国传统的本土势力纷纷利用郑国案,跳出来指责外国来的门客、游士都是间谍,应该将这些人赶出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历位国君都重用外国人,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历代秦相全是外国人,本土势力抓到了这样的天赐良机,自然决定大举反扑,将外国势力逐出。秦王迫于压力,因此也不得不同意进行大举搜索,打算将所有外国门客全部驱逐出境。

就在此时,一位来自楚国的小小门客上书说服了秦王,扭转了秦国以及众位外国门客的命运。这个人叫李斯,他的上书就是后来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常读到的一篇名作──《谏逐客书》。

李斯为什么能劝服秦王?他告诉秦王,若只是想要守住一国,将外国门客赶走当然可以。但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能用天下的人才。如今将天下的人才给赶走,若他们回到母国被重用,这样等于是强大自己的敌人。更糟糕的是,这些被赶走的人必定对秦国怀恨在心,不仅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增强了敌人的战力,更替自己培养了一大堆仇恨秦国的敌国领导。逐客,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行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