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胜利组的条件(第2/6页)

好的,讲篇名是为了让各位明白中国的史法是怎么回事,后面我们继续看本文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这一段是在讲秦始皇的身世,我不打算在这里多谈他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故事已经被小说、戏剧、电影炒作得滥了。我又不会验DNA,怎么可能会知道谁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不过从这里的“秦庄襄王子也”来看,太史公应该认为始皇确实是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我这里要特别谈的,是“姓赵氏”三个字。各位读到这里,一定又有人想跳起来问:“这三个字有什么好讲的?又打算凑字数了吗?”

没什么好讲的吗?我再问各位一个问题:

秦始皇姓什么?

对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会立刻回答:“他叫嬴政,当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为什么这里要说他“姓赵氏”呢?这就和第二次巨变有关了。

现代人填表格,有时表格中会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么请问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吗?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举各位熟知的人物为例,韩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杨过名叫过,字就叫改之。对吧?常读古文或武侠小说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这里,我坦白告诉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么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就会有同一个姓。

中国的古姓其实没有那么多,就那几十个而已,例如姓姬的、姓姜的、姓姚的、姓姒的……多半都有女字边,这可能跟母系社会有关系。

可是当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一个姓的人繁衍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建立他们自己的聚落。为了在同姓底下分别彼此,就会在同一个姓下又出现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会分化、会变动的,有的以地为氏,有的以官为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商鞅姓什么?

过去有同学会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卫”“商鞅姓公孙”,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为商鞅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叫卫鞅、公孙鞅,但哪个答案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这些答案都不对。因为商鞅既然是卫国的公族,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因为他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叫商鞅。但卫、公孙、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叫他姬鞅呢?”

这就涉及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巨变了,我前面告诉过各位,在列国战争当中,最没有用的就是血缘。不管是不是同一个祖先,别人不会手下留情;你血缘高贵,别人也不会跪地求饶。相对来说,象征地缘的“氏”比象征血缘的“姓”在当时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变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汉以后,我们一般所称呼的姓,其实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渐式微了。

无独有偶的是,第三次巨变从鸦片战争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渐式微。古代中国只要有教养的男子,几乎人人有“字”。为什么呢?因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只有尊长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辈之间则称呼“字”。要是晚辈连称呼“字”都不礼貌,通常是称呼你的“号”,或尊称你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来代称,这都是传统的做法。

这是因为古代有礼,不同的身份就会有不同的称呼。可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了五四运动,慢慢大家就开始不想要中国文化了。旧礼教已被打倒,讲得更彻底一点,这是一个连称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妈”而不以为无礼的时代,还要“字”“号”做什么?一个连礼都没有的时代,当然不需要“字”,人人称呼“名”就够了。

我前面说过,巨变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从头推倒重新再来的过程。巨变必然有它具体的象征,而这种具体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们切身所系的事物上面。第二次巨变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变则是“名”取代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