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张良的故事谈起(第3/7页)

想清楚了后,打开书。

你们注意看,下面这一步才显示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之处。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注意最后这一句,“履之”还不够,张良“跪履之”,“跪履之”还不够,张良“长跪履之”。

这想表达什么呢?太史公透过张良这个动作,看出他终于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就是“忍”。

但只是明白了“忍”还不够,张良不只是忍。注意“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就是告诉你:

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已经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长跪履之”就是在讲“一忍到底”这件事情,因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半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下面我会解释。

张良做出“长跪履之”这样令人吃惊的动作,老父又会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脚,就坦然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接着立刻大笑离开。

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

良殊大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于语言文字的。形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在中国传统思想来看,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举这个例子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穿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我见你的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良“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惊。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惊张良。我们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良殊大惊”!

你看谁赢了谁输了?双方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后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大获全胜。

你看张良接下来的反应。

随目之。

眼睛跟着老父的身影走,可见张良此时已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老父离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以后,又回来了。读中国书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在文字背后,所以才叫“从无字处读书”,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没有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个范例中,我请问各位:“此时张良还在不在原地?”

当然还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气说话吗?你从张良还在原地这件事情,就知道张良预料到老父一定会回来。不然他没走,难道是因为老父掉了钱,所以踩住钱不愿意离开吗?

而老父会回来,是不是也知道张良会在原地等着他。你从两人的这个动作就知道,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好,老父回来了以后说什么呢?他说“孺子可教矣”!既然说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张良什么。就从刚才那些动作,张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这里,各位一定会问:“这能叫作教吗?”

这当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像我现在做的这种,一字一句讲解长篇大论才叫教育。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讲的是“点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你的水平够,你的悟性够,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儒家则是什么人都可以教,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够只把中国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张良之前,中国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积,绝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么说:“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就是等五天之后,天都已经亮了的时候,和我相会在这个地方。

如果你是张良,听到老父这么说,你会怎么反应?

良因怪之,跪曰:“诺。”

张良为什么“怪之”?因为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应了。中国古代的人讲话文雅,秦汉人答应人不会说“是”,而会说“诺”;称赞一件事情不会说“好”,而会说“善”,这是古人讲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