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欧洲战争(第5/6页)

在相对和平的年月里,威廉·丹皮尔(WilliamDampier)这位身兼海盗与科学家的奇人,被任命指挥“罗巴克”号(Roebuck)前往南太平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科学探索之旅。途中,他自己的船只失事,只得跟着一艘东印度商船回了国。丹皮尔带回了诸多植物样本,还有许多重大的发现。

国王威廉于1702年去世,王位由其妻之妹安妮继承。英法关系在此时又一次走到了战争边缘。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二世(CharlesⅡ)因近亲结婚深受疾病困扰,在当时的条件下居然能活到将近40岁,倒是让人吃惊不小。法国以波旁家族的继承权之名要求夺回王位。战争起因于“绅士”(出身高贵的军官)和“防水布”(出身卑微者)之间的矛盾,加勒比的那次行动臭名昭著。当时,本博上将(AdmiralBenbow)耗时6日围堵一支法国小分队。大概是由于上将出身卑微,其手下不少将领都心怀不屑和嫉恨,6名上校中至少有4名不服指挥,其中理查德·柯克比上校(CaptainRichardKirkby)又是出了名的欺软怕硬,他自己的水手长就可以作证:

……在交战全程中,未曾听闻上校鼓励船员,倒是听说上校因胆怯而躲在后桅杆下,踱步徘徊中还不慎摔倒……

在提到库珀·韦德上校(CaptainCooperWade)时,又说:

……在那6日的交战中,他从未能保持列队阵形,所有炮弹都打空打偏,没能伤及敌军分毫。据说他曾训导自己手下的军官,说若他下令开火,就一定要照做。因为一旦炮火停歇,上将就会质疑他们。在战斗中,韦德上校被敌军击中了一次,大多数时候都是醉醺醺的……8

柯克比和韦德因临阵脱逃被审讯、处死,本博也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成为被传诵的民族英雄。

这一次的英法战争中,英国不再像之前那样倚重海军。现在,不列颠在马尔堡公爵的统领下,培养了一支高效的陆军部队。这支部队自1704年赢得布莱尼姆(Blenheim)战役后,4次大胜法军及其联军。海洋之上,鲁克上将受命出军,试图占领加的斯,却发现此举风险过大。在1704年7月举行的战争会议上,人们认为直布罗陀的戍卫羸弱,遂决定转战此地。轰炸的情景十分可怕:“……我军15艘战舰火力全开,只见岸上瓦碎砖移。我们的心也快跳出了嗓子眼。”9轰炸之后,海军登陆,虽然弹药库的意外爆炸让英军诧异了片刻,但是当地的戍军还是投降了。

法军出动舰队,意欲夺回直布罗陀。两军于8月13日在马拉加(Malaga)附近相遇。法军使用大划桨船作为战船,这种船一般只在风力欠佳的时候作为拖曳之用。爱德华·毕肖普(EdwardBishop)记录下了当时的战况:

两军交锋激烈,当时我在右舷尾部,11号火炮我就填了12次,敌军的加农炮击中了我的填弹手,几乎将其炸成两半,若非如此,我还能填更多呢。当时我以为自己的手臂也给炸没了……就跑下船舱找医生,他给我的伤口抹上了红石灰,交代我待在船舱内;但我坚持到甲板上去,要与我的伙伴们共同奋战,只要我还有手有脚,我就不下火线。当我到甲板上时,发现我的船员有4人已经战死,1人受伤。10

战争进行到夜幕降临时,双方损耗都很严重,但都还没有船只沉没或被俘。鲁克的弹药几乎用尽,绝望之余,他将船上所有能投掷的东西都用于战斗。当风向转变后,法军占有优势,却只是乘风撤离了。英军由此控制了局面。此后,法军再也没有大规模地从土伦出兵了。

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成为联合王国(UnitedKingdom),其中海军功不可没。在此之前,苏格兰的海军只有3艘20门火炮的战舰,用以防范法国私掠船的劫持,保护其贸易,这显然是不够的。苏格兰此时已经意识到英格兰在其帝国事业中获得的收益巨大,也曾试图在美洲中部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但是没有海军的支持,达连湾的殖民地建设一败涂地,苏格兰人只能另寻出路。1707年,英格兰承诺苏格兰将在其帝国事业中分得一杯羹,苏格兰才勉强同意两国议会的合并——“旧曲终至尾音”。这一联合被视为“英格兰的政治诉求与苏格兰的贸易野心之间的联合”11。某个反对联合的人曾预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海军就会将船只拱手让给我们的荷兰盟友,也将在压迫与无奈之下,领取皇家海军中最低的那份酬劳。”12当然,事实并非如此,苏格兰人为皇家海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帝国事业的扩展也尽心尽力。

1707年春,英荷联军试图占领法军在土伦的海军基地,未果。克劳兹利·肖维尔爵士因此被调回国,随行的有19艘战舰。途中遇到大雾,肖维尔错判了经度,当看到锡利岛的圣阿格尼斯灯塔,再想要掉转船头时,已经来不及了。包括肖维尔自己所在的“联合”号(Association)在内,共有3艘船触礁沉没,死亡人数达到1300人。肖维尔自己得以挣扎游上岸,却不幸被试图偷他戒指的蛮妇用棍棒活活打死。事件虽然凄惨,倒也有些许积极意义,至少人们意识到可靠的经度计算是多么重要和迫切。1714年,在剑桥数学家威廉·惠特森(WilliamWhitson)的倡议下,英国通过法案,成立了经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