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宜昌最前线(1940年3月~1940年12月) 荩忱不死(第4/12页)

按第48军军长莫树杰(广西讲武堂,广西南丹人)排兵,作为总预备队的是由钟毅率领的第173师。当顶在大竹山一线的两个师(第189师和第174师)向枣阳溃下来后,带着部队在二线构筑阵地的钟毅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遭日骑冲击。该师骁将凌云上团长虽率一个团在正面强顶,但阵地仍在一天内被突破。

5月8日,枣阳陷落。莫树杰带着军部向北面的新野撤退。

跟军部失去联系的第173师师长钟毅在枣阳北面的苍台镇附近与骤然而至的日骑遭遇,因所率警卫连只有手枪,没任何重武器,遂陷入重围,突围无望,自杀殉国。

第48军的遭遇是这次会战的一个缩影。

中路日军拿下枣阳后,在这里设立兵站。

钟毅殉国后,第173师凌云上那个团被断于敌后。这个团有个电台,但此时既联系不上师部,也联系不上军部,最后联系到老河口李宗仁司令长官部的电台。李宗仁直接命令凌云上统一指挥滞留各部,从后方袭击日军的兵站。

敌后战斗日久,弹药快打光了,凌云上终于联系上师部。军械官告诉他:“枣阳附近的唐县镇东北两公里处,有一山沟,沟里有三个坟,坟前用木牌写着士兵的名字,挖开后,里面藏有弹药。”

凌云上立即派人去寻,果然得到炮弹百余发、步枪子弹三万多发。补充完弹药的凌云上与友军活跃敌后,日军兵站运输线接连被袭,这点后来成为第11军司令部后勤参谋要求取消宜昌攻略而尽快结束会战的一个重要理由。

然而,汉水东岸的整个局势却很不妙。

由钟祥沿江北进的第13师团自突破长寿店第59军(黄维纲第38师、刘振三第180师、骑兵第9师)防线后,一路疾进,汉水两岸的襄樊、宜城相继告急。第59军军长仍由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兼任,此时张的集团军司令部驻地位于汉水西岸的快活铺。东岸的第59军的几支部队,则纷纷向北退去。

由于开战后第5战区各部被击溃太快,使原计划中的一些步骤难以实施。不过,李宗仁仍计划在襄樊、新野之间发起反击,与日军决战。要决战,就得有足够的人手。但现在的局面是,第5战区的一些部队纷纷撤退。在请示完重庆军委会后,李宗仁给宜昌的江防军总司令郭忏打电话,要他从江防军里抽出两个军,驰援汉水东岸的战斗。

江防军名义上属于第5战区,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由重庆军委会直辖。

总司令郭忏被认为是“土木系”三号人物,人还比较老实,但此时跟李宗仁不太对心思。“冬季攻势”中,因所辖萧之楚第26军作战不力,郭一着急,自作主张地撤军,却被李宗仁在蒋介石那里告了一状,弄得陈诚非常难堪。

这一次,郭忏用商量的口气说:“李长官,三峡江防,至关重要,若汉水西岸军力空虚,敌寇趁机突入,我没法向委座交待啊。”

李宗仁说:“我已请示军委会!你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对我负责。我要你派两个军过来驰援汉水东岸战场,不得有误!”

郭忏说:“我把沙市、江陵一线的萧之楚的部队派不过好不好?”

李宗仁说:“第26军就算了吧。你迅速把周喦第75军调过来,还有李及兰(黄埔军校1期,广东阳山人)第94军。”

萧之楚第26军虽参加过武汉会战以及田家镇大战,但这两年下来,多次作战不力,渐渐被扣上弱旅的名号,所以李宗仁不想要。

郭忏没办法,只好调兵。

江防军在汉水西岸到宜昌间设立了三道阵地(因右翼河网密集,故重点保护左翼):汉水西岸是第一道,荆门至沙市是第二道,当阳一线是第三道。李宗仁调令下达后,江防军头号主力周喦带着战力很强的第75军由荆门、当阳向襄樊转进;李及兰带着第94军(欠一师,在汉水西岸二线阵地留守)由宜昌向新野转进,去参加那里的“决战”。

这样一来,不但汉水西岸的主力只剩下战力不济的萧之楚第26军,就连宜昌也成了空城。别忘了,武汉会战后,第5战区的敌情判断和任务指导是:“其一,(日军)经由汉宜公路,西攻宜昌,作为进攻重庆的准备;另一则为减轻武汉及鄂中敌军的侧背威胁,经由襄花公路进攻鄂北地区。”

所以现在,李宗仁似乎排除了日军西攻宜昌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忐忑不安的郭忏不得不向重庆(军委会和蒋介石此时没对李宗仁的做法提出异议,证明他们亦对敌情出现错判)要来驻守巴东、秭归的李延年第2军,让他们顶到荆门、当阳一线,随后又要来正在长沙休整的第18军方靖第11师。

后来的势态证明,由于李宗仁的错判,导致汉水西岸的部队不断被调出,结果是宜昌以东出现大片守备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