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熊本来的背包客(第2/7页)

熊本兵不是自称天下第一么?

就这样,带着冈村的厚望,第106师团在松浦的率领下沿南浔铁路往江西深处进发了。

此时伊东政喜的第101师团也投入江西战场,和第106师团一起进行远线迂回合围。日本人喜欢这一手。对他们来说,在一次战役里,如果没有迂回,好像就缺点什么。南浔路作战也是这样。冈村宁次意在攻略德安,兵临南昌,窥视长沙,切断粤汉铁路,封堵武汉战场上中国军的后退之路。

赣北是连绵的群山和经久不散的雾气,在九江司令部,冈村每天坐在地图前,用彩色铅笔一点点标注着,用他的话说“很像单衣的碎点花纹一样”。日军每攻占一个山头,至少得耗费一天的时间,打着打着第106师团就慢慢露出了马脚。

开始向南浔路推进后,冈村先是叫他们确保大天山(九江西南15公里)、马鞍山(大天山南3公里)和金家山(马鞍山东南4公里)一带的阵地。

8月6日,第106师团虽然占领马鞍山一侧,但由于公路被破坏,炮兵没及时跟进,随即被中国军队夺了回来。在此役中,师团的大佐联队长田中圣道(日军陆军士官学校23期,山口县人)被击杀。这是继上海战后日军第三名联队长战死。很多人说田中死于后面的万家岭,实在是误传。

随后第106师团又攻金家山,但很快就被中国守军打了下来。到8日、9日,日军再攻马鞍山,转天又被轰了下来。此战中,第145联队长市川洋造被机枪打成重伤,大队长内海畅生被炮弹削去了脑袋。

又一名大队长福岛橘马带一个中队再冲,经肉搏后终于攻下阵地,但福岛也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就在这名大队长神经般狂笑时,遭到四周中国炮兵的“十”字形攻击。另一名大队长荻尾佐藏欲救福岛,却被中国军队的火力拦截,也被打成重伤。此时福岛等十来人已全部被炮弹炸飞。

经过此战,冈村已经不是皱眉头的问题了。联队长和大队长的伤亡率达到这种地步,是他此前断不会想到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熊本兵吗?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戴着墨镜,五大三粗,胳膊环抱胸前,还撇着嘴角,非常屌的样子;另一个人呢,瘦小枯干,显得弱不禁风,但没想到一交手,后者一脚就把前者踹飞了。

但冈村还是非常细心的,一下子死伤那么多联队长、大队长,扣除中国军队阻击顽强的因素外,他觉得此事必有蹊跷。所以在中国军队撤走后,他叫人对这一带的阵地进行了调查研究。

担任这个任务的是名少佐,叫石割平造,虽然仅是个工兵中队长,但却是个老头了,只比冈村晚一届,而且是第9师团长吉住良辅在陆军大学同学。本来老鬼子早就退役了,战争爆发后,又被弄到前线。调查中,他发现中国军的阵地不是通常简易的战壕,而是由一个个“陶罐式”单兵掩体组成,掩体间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壕,既可以在正面阻击,也可以侧斜射击,这叫日军吃了大苦头。此外,石割意外地发现:中国士兵撤退前埋葬了战死的日军大队长福岛橘马等十多人。

这个细节叫冈村宁次汗颜不已。

这时候,作战课长宫崎周一拿来一份情报,说赣北一带的很多中国军队的阵地,都是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构筑的,所以打起来比较麻烦。

接下来,两个人聊到第106师团的战力问题。

对日军的常备师团来说,冲锋时,通常是中队长在一线,这我们以前说过了。但对特设师团来说,放在一线的往往是大队长。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前面所说,只有大队长以上的军官才是现役人员,大队长以下的人员都是预备役人员。所以说,一旦现役的大队长战死,接替大队长的往往是预备役人员,这样的话,整个大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此叠加,整个联队的战斗力便会受到巨大影响,最后波及整个师团。

宫崎认为东京的陆军中央太不负责了,第106师团组建后没经过什么恢复性训练就直接投入到华中战场。冈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把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的人直接送到前线来的做法有些欠妥。”

第106师团后来成为笑柄,跟上面所说的确实有直接关系。

不要小瞧恢复性训练,哪怕进行一周的训练,情况都会不一样。同是特设师团,武汉会战后期组建的第116师团战力就非常好,该师团由京都第16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编成,按说没第106师团的底子强,但却远远超过第106师团,就是因为该师团组建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恢复性训练,预备役士兵们全面温习了当年的战斗技能,随后才开往前线。

之所以没叫第106师团进行恢复性训练,只能说明两点:一点就是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兵力确实出现明显的不足,所以一旦组成新师团,马上就扔到战场。另外一点,就是日本人太自信了,认为不经过训练,也能把中国军队追得满山跑,所谓“一个师团就是一个师团”,认为彼此间不会有太大差别。没想到真打起来后,意思马上不一样了。这也是后来第116师团经过长时间训练后才被放在武汉战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