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徐州(1938年3月~1938年6月) 汤军团引爆徐州会战

从1938年4月中旬开始,得到补充和休整的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再次南下,二攻台儿庄;第5师团也蠢蠢欲动,再次与张自忠的部队交火。后者打电话给第2集团军司令部,说:“板垣征四郎来势凶猛,你要作好他们突破我的防线南下与矶谷廉介会合的准备。”

台儿庄战后,孙连仲陷入忧虑中,取胜对中国军队来说只是暂时的,接下来怎么办?

几天下来,在濑谷支队二攻台儿庄的事态下,池峰城是真的受不住了。

4月14日晚,池峰城打电话给孙连仲的参谋:“我们的部队伤亡实在太大了!我要撤退!我一定要撤退!我找孙司令讲话!”

电话还是上次那个参谋接的,这一次他没敢顶撞池峰城,急忙去报告孙连仲。后者正躺在床上对着屋顶愣神。报告完了,孙连仲一骨碌下了床,说:“什么?他要撤?敢!”

孙连仲大步来到参谋的办公室,拿起电话,说:“台儿庄得失直接关系徐州战局,你马上带着师部人员到庄内增援,你打完了,我带着总部的人员顶上去!”

挂了电话,孙连仲说:“都给我准备,司令部所有人员都给我准备到一线去!”

但就在黄昏时,池峰城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得意地告诉参谋说:“你报告总司令,敌人又被我们打下去啦!”

孙连仲得报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池峰城这小子,不从后面踢他屁股就不行!”

当然有玩笑的意思。

日军二打台儿庄,已经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了。实际上,直到濑谷支队在4月6日被打出台儿庄后,东京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徐州会战的计划。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虽然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在南下,第13师团也在北上,但对东京的陆军参谋本部来说,具体打到哪一步,并没有一个定案。一线的战斗,看上去只是寺内寿一说的追击战。在日军的词典里,追击战相当于主战役的收尾战。但在日军的另一个词典里,追击战往往又会成为一次新会战的序幕战。

在1938年3月底,也就是台儿庄大战趋于激烈时,华北方面军作战课长下山琢磨发现:中国方面仍不断地向徐州集结军队,随后发现汤恩伯部队番号的情报也被送了上来。

下山的第一反应,是给东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稻田正纯发电报,要求在徐州四野打一次大会战。

从这个细节处可以看到中日战争前期汤恩伯军团在日本人心里的分量。

下山的理由是,如果不打徐州会战,那么集结在徐州四面的中国军队就有可能自由施展,以优势兵力对日军各个击破,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已经不能用遇到麻烦来形容了,在中国军队的血拼下,两个支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而且,3月中旬时,第2军的情报部门截获了一份中国第5战区的电报,电报中,李宗仁已显示出在徐州附近与日军来一次大战的动向。

所以下山希望东京立即批准打徐州会战,歼灭徐州周边以汤恩伯军团为主的中国军队。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当然拍手认可。担任第2军司令官的西尾寿造没表示反对。东京的稻田正纯自接替河边虎四郎出任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后,还没什么大手笔,所以接到下山的建议后立即来了精神。

稻田是个有身份的人,哥哥是后面露面的坂西一良(因入赘而改姓坂西,中日正面战场最后一战湖南雪峰山会战的日军主帅),岳父是阿部信行(陆军大将,后出任首相)。在稻田的牵头下,徐州会战成为定案,对此他有一段回忆,顺便谈到那两个支队的溃退,并为其进行了辩护:

濑谷、坂本两支队自台儿庄后退问题,从战况上看是当然的。当时,方面军也好,第2军也好,都焦虑地感到,为什么不更早一些后退呢?台儿庄的后退,并非败退,这是从一开始就和大本营说好了的,所以不成问题。得到台儿庄方面出现“汤恩伯军的情报”时,就担心情况要糟,过于突出的第2军那一部分,如果不及早收住,就很危险了。这是因为汤恩伯军的出现,意味着蒋介石的主力决战来了。由于濑谷、坂本两支队已脱险后退,所以安心了,但同时由于让敌人主力靠近了身边,这样就形成一个决策:那就来一场徐州会战吧!

稻田说濑谷支队的溃退“一开始就和大本营说好了的”,自可一笑了之。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这可能吗?难道濑谷支队进抵台儿庄前就电报东京大本营,说自己几天后要撤退那么一下?

所谓信口雌黄,说的就是稻田正纯这样的家伙。

4月7日,台儿庄大战结束后的转天,东京向现地日军下达了进行徐州会战的命令。

会战主要由西尾寿造的第2军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