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盐之劫

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时已四十六岁的宋慈奉命赴福建汀州任知县。

汀州地处闽粤赣边陲,是个贫穷的山区小县。一条清澈的江水不向东流,却往南去。按八卦图示,南属丁位,因而这条江面称丁水,后名汀江,汀州郡名由此而得。

宋慈带着童宫取道会昌、瑞金、直抵汀州,一路又逢多雨的季节。到达汀州,时值春末夏初,端阳水一过,汀州的上空又开始漫长而晴朗的夏天。

宋慈抵达汀州的当日,头一件事便是打发童宫火速回建阳老家接夫人连玉兰和女儿宋芪。童宫深晓大人心情,没有二话,当日在衙中换了马匹,就往北门而去。然而童宫才出北门,却为道旁一宗吵吵嚷嚷的事儿吸引了,他勒住了坐骑。

北门外,一群人正围成一圈。圈中的两个年轻汉子扭作一团,两人都已是鼻青脸肿,衣破血流。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使二人住手。

“怎么回事?”中年人立在两个青年汉子中间,亮开喉咙喝问道。

“他抢了这卜卦先生的盐。”两个青年中,个头略高些的抬手指指对方,又指指旁边一位卜卦先生。

“不,是他!”另一位个头略矮些的叫道。

“是他!”个头略高的又叫。

“怎么回事?”中年人圆睁双眼,又问卜卦先生。

卜卦先生是个睁眼瞎子,一手拄根竹竿,一手提个小袋袋,舌头打了结似的,支吾半晌,才讲清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卜卦先生刚在城中买了一斤盐,用小钵盛了,又以一小布袋装好,再放在背囊中。不料出城不远,忽遭一人抢劫而去,他于是大呼有人抢盐。这时有个过路人闻声追去。不久,他听到有一声音高叫道:“先生,快来!”

卜卦先生于是拄了竹竿,颤巍巍地循声追去。走到近处,就听到两个人相互扭打之声,越打越凶。卜卦先生不禁开口叫他们别打,就在这时,他又听到那个声音说道:“先生,拿去!”

话音刚落,一包东西噗的一声落在他的脚上,滚到地下。他拾起一摸,就是他那个被抢的盐袋。可是两人还在厮打,卜卦先生只听得他们气喘吁吁的殴斗之声,却看不见,心急如焚,一再大呼:“别打啦!别打啦!”而后就来了很多过路的人。

为一斤盐而行劫,童宫并不以为怪。

就在今日午前,他已同宋慈大人有过一番经历,晓得这食盐在汀州地方贵重到何等田地。事有凑巧的还在于,这鼻青脸肿、衣衫破碎的二人中,童宫还一眼认出了其中那个头略高些的,就是他午前刚刚见过的一个人。那么,抢盐的会不会就是他呢?

午前,童宫伴宋慈扮着游方郎中一路进入汀州。

这些年来,有事无事,宋慈常会这样:头戴一顶乌皱纱抹眉巾,身穿一领皂沿边麻布服,又让童宫一身仆从穿束,肩上搭一药囊,上书“起死回生,华佗再世”八字,双双走村串巷。如今做了知县,头一回来汀州,宋慈又这样一身穿束进城,他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很是惬意。午前进城后,行不多远,果真有人找他诊病。这头一个找他们的就是眼下这位个头略高的斗殴者。来人走得很急,迎面碰上他们,开口便叫道:“郎中,快,快!我的母亲……”

“头里带路!”宋慈当即回道。

来人住在本城临街的一幢木屋里,他们急急赶到那儿,只见他的母亲已经昏晕过去,面色苍白,形容憔悴,但除了身体十分虚弱之外,一时还看不出有什么十分要紧的病。宋慈先取患者人中穴朝上斜斜扎下一针,又解开她的发髻,在头顶正中的百会穴横下一针……如此应急处理一番,她就渐渐苏醒过来。

这户人家姓秦,患病的女主妇约四十开外年纪,共生有三个男儿,两个女儿,前去寻郎中的是老二,此时五个儿女全都守在榻前。男主人五十有余,也木木地立在榻边,见他女人醒来,眼睛一亮,仍没有话,只一招手,领着五个儿女一齐跪下向宋慈叩谢!

在宋慈看来,把这妇人救醒并不困难,实在算不得什么。但宋慈却对妇人的病发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是这妇人的病因引起了宋慈的关注。

“这是什么?”

宋慈一眼窥见这户人的大女儿端着一碗正打着旋儿的清水送到母亲面前。显然这碗水刚刚搅过,可这碗水毫不烫手,何以搅之,一定是碗中搁进什么,是什么呢?宋慈少不得要问。

“是盐水。”女人答道。

“你母亲平日没有吃盐?”

“正是,正是。”一直没有吭声的男主人说,“她平日,把盐都省给我们父子了。”

“这是为何?买不起盐?”宋慈问。

“唉!”男主人叹息一声,又没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