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缘起及经过(第6/8页)

[89],而不是直接出兵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更何况捷克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不是苏联的某个地区。

总之,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民主社会主义派并不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只不过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列宁既定方针,异化为官僚主义体制。因此,他们主张在维护苏联现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化改革,实行社会多元化,允许反对党和不同政见者存在,同时,在苏联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全面推进民主政治,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萨哈罗夫与西方派(法制派)

1921年萨哈罗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莫斯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军工企业工程师。1945年萨哈罗夫进入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由于在苏联研究氢弹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被西方称为苏联氢弹之父。1953年32岁时他就成为苏联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并很快出任国家原子能委员会首席顾问。萨哈罗夫曾三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国家奖金和列宁奖金。从1957年起,他开始关心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尤其关心他所从事的核武器研究造成的社会后果,多次上书赫鲁晓夫,建议停止大气层核试验,但未获成功。1968年,萨哈罗夫完成了《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思考》[90]一文,呼吁苏美停止军备竞赛,实行真正的和平共处,从此,开始了他的持不同政见者生涯。1970年年末,他和查理泽等人成立“苏联人权委员会”,以后又多次上书勃列日涅夫,继续要求实行民主化。1975年萨哈罗夫因为“捍卫人权、裁军和所有国家之间的合作而进行的斗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平”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政府拒绝他出境领奖。1980年,由于强烈抗议苏联出兵阿富汗,萨哈罗夫被放逐到小城高尔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恢复了自由后的萨哈罗夫曾经当选为苏联首届人民选举的苏维埃代表。

以萨哈罗夫为代表的西方派积极参加各种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他们的主要思想如下:

第一,萨哈罗夫认为苏联社会发展远不像宣传的那样美好,官僚主义成风,特权阶层贪污腐败,政治上缺乏民主,社会公正远未实现,当今苏联实际上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

萨哈罗夫在《论国家与世界》一书中写到:苏联并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最简洁地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它和西方类型的现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别是,在经济以及文化,思想和其他主要生活领域内实行全盘国家化,党和政府的全部垄断。”[91]官僚政党特权阶层自成一体,他们掌握着国家财产分配权,成为事实上的国家主人。我们没有世界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甚至没有希望在可见的未来按这种指标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存在着不断军国主义化的倾向。人民生活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仍然很差。

第二,苏联必须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自由化和公开性,加强法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推行社会改革,通过和平的手段最终使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互相接近、趋同,形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多元社会,从而消除当今时代悲剧性的对抗和热核战争的危险。

西方派认为社会应该摒弃单一体制,实现多元化,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共存,并给个人选择的最大自由。“正是这种自由,而不是来自教条、权威、国家的传统或政权抑或舆论的压力,才能够保证那些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个人,社会,文化和其他许多社会现象中的无限复杂和矛盾的问题得到合理与公正的解决,只有这种自由会给人带来直接的个人幸福,这种幸福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意义。”[92]

第三,在经济方面继续深入进行1965年的经济改革政策,扩大所有生产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实行有利于农民的税收政策,提高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在服务行业、医疗、小宗商业、教育等方面扩大发挥私人主动精神的可能性和有利性。

第四,在法律方面要保证司法部门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加快立法步伐,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确立司法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停止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迫害。

西方派认为法制观念水平很低是苏联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因此,他们主张只要不违背公民的基本权利,诉讼程序都要公开。“采取一些改进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措施,应使这些机构不受行政当局和地方势力、偏见和人事关系的干预。大赦政治犯。颁布一项法令,规定必须全文公布政治性案件审讯速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