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路线在二十大的阐释与确立(第6/6页)

[21]米高扬的发言实际上是在会上公开放出的一个试探性的气球。马林科夫在发言中谈到了苏联电力和电站的发展计划,同时不得不承认:“共产党遵循着我们的领袖和导师列宁的指示,始终不渝地执行着把苏联变成先进的、更加强大的工业国的政策。我们获得的成就的确是巨大的。我们应当把这些成就归功于我们党和党中央委员会对尽力发展重工业的经常关心,而重工业乃是发展国民经济一切部门和进一步提高苏联人民物质和文化福利的基础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总路线。”[22]莫洛托夫在发言中也承认:“执行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大胆计划,有着特别重大意义。”[23]同时他也检讨说:“还在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就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而现在正在实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逐渐过渡。”许多外国代表团的成员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诧异,摸不透大会组织者的用意。据来自的里亚斯特的共产党代表维·维达利《苏共二十大日记》记载,外国代表的发言稿同样事先受到审查,所以,绝大多数的发言也没有出现斯大林的名字,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朱德在宣读毛泽东主席的贺信中说道:“苏联共产党愈益巩固,苏联在各方面的胜利愈益辉煌,就愈益证明列宁所缔造的、斯大林及其亲密战友所共同培育的苏联共产党是坚强而无坚不摧的。”另一个是法共领导人多列士,在发言中几乎以挑战的姿态提到斯大林的名字。[24]

到了2月20日,大会主席苏斯洛夫宣布,对中央委员会报告的讨论已有51人发言,主席团收到建议,主张停止讨论。赫鲁晓夫不再作结束性的发言,因为全体发言人都完全同意报告的观点和结论。在科兹洛夫等的建议下,代表大会当即通过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的决议》:“完全赞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路线和实际活动。”而苏斯洛夫又说,有代表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起草决议草案,接着大会又选举了一个起草委员会。在2月24日的大会上又通过了一项同名决议。这项24页长的新决议,除了重复前一决议的那句结论,又一次概括和重述了赫鲁晓夫报告的基本内容。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集》中就收集了两个同名决议。

从2月21日到24日,大会听取并讨论了布尔加宁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报告。公开大会的最后一个程序就是进行新的中央委员的选举。赫鲁晓夫在自己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发扬党内民主,而这次大会的选举进程则是赫鲁晓夫党内民主的一个很典型的例证。根据大会的速记记录记载,在选举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的大会上,先由苏斯洛夫宣读了赫鲁晓夫交给他的大会主席团确定的候选人名单:133名中央委员和122名中央候补委员无差额候选人名单以及63名中央监察委员无差额候选人名单。作为主持人的赫鲁晓夫问大会代表:“同志们有异议吗?谁有异议?”大厅里高喊:“没有!”(鼓掌)赫鲁晓夫总结:“没有人对哪一个候选人有异议。”他又问:“有没有对候选人补充提名?”大厅里发出喊声:“没有。”赫鲁晓夫再问一次:“有没有提名其他候选人?”大厅里重新高喊:“没有。”(暴风雨般持续不断的掌声)赫鲁晓夫总结说:“这就是说大家接受了选举中央委员会组成的候选人。”然后选出由33人组成的计票委员会,休会两小时后进行了投票。经过计票委员会的清点和统计,共发出1341张选票全部投入票箱,并且有效。其中有11张选票勾掉了其中某位候选人,得到反对票的是:赫鲁晓夫、阿里斯托夫、福尔采娃、拉普捷夫、科涅夫和马利诺夫斯基各1张,朱可夫2张,马林科夫3张。选举出来的中央委员1/3是新人,候补中央委员一半是新人。1952年十九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各有1/3无影无踪地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