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转变与美苏建交谈判(第2/9页)

[90]罗斯福的主动邀请使冻封已久的两国关系的冰河开始融化。莫斯科欣然接受了苏美谈判的建议。1933年11月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率领代表团抵达华盛顿,同罗斯福总统就建交问题展开直接谈判。

苏美建交谈判主要围绕宣传、宗教和债务问题展开。随着美国社会舆论向对苏友好方面转变,在困扰苏美关系的三大问题当中美国公众更为关注宣传和宗教问题。整个建交谈判依然暴露出双方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矛盾。

宣传问题始终是困扰苏美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大量的档案材料表明,美国社会对共产国际在美国的宣传问题极为关注,而苏联政府许多年间对此事一直矢口否认。

1926年1月11日,美国共和党民族执委会成员古特里奇在给时任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及夫人的信中写道:“您曾对我说过:‘俄国不会给第三国际提供资金,但我们不能拒绝为其提供场所,其他国家的政府也曾给第一和第二国际提供场所。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不能拒绝第三国际’。可是美国人说,这完全是两回事。因为第一、第二国际并没有号召通过暴力革命推翻现存的政府。说得更明确一点,我们认为,如果你们想成为我们的邻居,就不能在自家的屋内庇护经常威胁要闯进我们屋子里的人。”信中还说,“直到现在季诺维也夫还是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市委书记和政治局成员,同时还是第三国际的主席。这就不可能让美国人相信,共产国际不是苏联政府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可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民众坚信这一看法,并完全支持总统的政策——只要在美国还进行鼓动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宣传,只要苏联政府不仅向此类机构提供场所,还向其提供有力的支持(这已被苏联官方报纸上的大量文章所证实),美国就绝不会承认苏联。”[91]

1930年8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新闻处负责人阿林斯与美国的一些议员和学者进行了会谈。会谈中美国人曾向阿林斯询问共产国际的组织机构以及苏联政府为共产国际提供资金一事。阿林斯辩解说,苏联政府的政策和共产国际的政策不是一回事。比方说《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是政府签订的,可是全世界共产党都反对这一公约。美国人又提出:“在革命的最初日子里俄国人认为,革命要想成功必须要进行世界革命。但现在,显然苏联政府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为什么苏联政府不能公开声明,苏维埃制度在俄国的存在并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革命呢?”阿林斯则答道:“应该把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政策区分开来。苏维埃政权自存在之日起就试图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所以不需要专门声明。”[92]

苏联政府始终矢口否认与共产国际有直接联系。然而,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呢?20世纪90年代解密的苏共档案证实:苏联政府确实与共产国际存在一定的联系。美国著名的实业界人物、美国在苏联的第一家租让企业的负责人哈默曾长期扮演共产国际的间谍和信使的角色。共产国际正是通过他作为中间人对美国共产党和美国工人运动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正是由于哈默与苏联政府非同寻常的关系,才使其与苏联政府在租让制问题上相互合作,并在俄国居住的9年时间内将大量沙皇家族的珍贵艺术品运往美国出售。[93]另外,我们也可以从20年代英国谍报机构获得的重要情报中证实苏维埃政府对共产国际提供过资金援助。1922年12月,英国的谍报机构搞到了一份共产国际领导人秘密会议记录。这份记录表明,苏维埃政府在俄国遭受严重饥荒的困难条件下仍然没有放弃对共产国际的资金援助。在这次会议上,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决定向美国共产党拨款30万美元,目的是支持美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国内的黑人志愿者参加红军;向英国共产党拨款8万英镑,用来援助其进行大选和在群众中开展宣传工作;向印度共产党拨款12万英镑,以支持英属殖民地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94]

在1933年11月10日会谈中,罗斯福交给李维诺夫的有关宣传问题的文件要求:苏联政府必须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干涉美国内政;不支持、不参加旨在干涉、推翻、削弱和改变美国或美国政府所属机构的宣传活动不得为这种宣传活动提供资金;禁止利用政府机构和代理人从事上述目的的宣传活动并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参与组织上述活动;苏联政府应禁止以此为目的的组织、团体和个人留在本国境内,并取缔此类组织在本国领土上的活动。这份文件尽管没有点名,但显然是指共产国际,其实质是要求苏联政府取缔共产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