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住房公社:干部与群众住房差距初显(第3/3页)

莫斯科在1919年开始成立工人住房公社。大花园街10号楼是第一个住房公社,将日常生活最大限度的社会化、把女主人完全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住房公社创建者的座右铭。[37]1919年,莫斯科共有102个工人住房公社。[38]到1921年4月共有471个住房公社,居住人数超过9.9万人,其中工人及其家属大约有6.5万人。[39]到1923年3月共有1075个住房公社,居住着10万以上的工人,几乎占莫斯科城市居民的6.6%(当时莫斯科的人口接近150万)。[40]

彼得格勒的住房公社是在1918~1919年出现的。[41]1921年成立了第一批青年住房公社。[42]大学生和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被迫居住在高等学院的宿舍里,联合组建一些规模不大的住房公社。其中,最著名的是梅特尼亚住房公社,几代大学生都在这里居住过。1921年来到彼得格勒的工农速成中学的女学生А.И.罗斯基科娃回忆道:我住在梅特尼亚宿舍四层一个宽敞的房间里,房间里有四张床、两把椅子、两个凳子,中央是砖砌的小铁炉子。[43]还有一位工农速成中学的女学生回忆1923年时梅特尼亚的宿舍生活:在疲劳的一天结束后,我回到了梅特尼亚一个条件很不好的房间里,开始我用被盖住头,睡得很香甜。醒来的时候,我看见被上有几只硕大的老鼠。[44]女作家В.К.克特林斯卡娅回忆了1920年代校外学院的宿舍生活,宿舍位于利泰尼大街一栋房子的顶层。她写道:我们房间唯一的一扇低低的小窗户朝着厢房的屋顶。天花板歪歪斜斜,小铁炉子的烟囱伸到烟道里,整个房间就靠这个小铁炉子取暖。一周洗一次澡,要在厨房烧水,然后用盆端到自己的房间里从头到脚洗一遍。[45]1930年3月中旬,列宁格勒共有110个日常生活公社和集体组织,共计1万人。[46]

从列举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住房公社的人数比例并不是很大。由于种种原因,住房公社并没有如执政党所愿,成为苏联居民主流的居住形式。其实,1920~1930年代苏联居民普遍居住在公共住宅里,后文将重点介绍。1928~1929年,伴随着苏联政治、经济上的转折,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大转变,住房政策随之发生变化。1931年,苏联政府颁布了统一的住房设计标准,公用事业管理总局规定,1931年重点建设带有独户住宅的住房。住房形式发生了改变。[47]普通群众的住房公社生活,到此开始结束。

综合以上对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住房公社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住房公社对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住房公社只是一个临时的避难所,是由于生计困难而躲避到这个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而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除了生计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官方意识形态的目标。所以,一旦难关已过,领导干部就公然违背官方的宣传口径,迫不及待地搬出住房公社,投入舒适、宽敞的居住条件的怀抱。而1920年代的普通群众,依然居住在不断组建的住房公社里。

第二,同为住房公社,在战时艰苦的环境里,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居住条件已有着“质”的区别。前者居住在大宾馆,服务设施齐备,甚至一个人就占有几个房间。此外,还拥有大批的工作人员为其服务,过着“相对禁欲主义”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住房公社是名副其实的“诺亚方舟”;而后者基本是几人一个房间,住房简陋,家具简单,甚至没有集中供暖和公共浴室,过着“绝对禁欲主义”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政权建立之初,领导干部已经表现出住房条件的特殊化。只不过在战时艰难的环境里,他们没有条件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因此,与普通群众在这方面的差距还不是非常明显。在走出集体主义的“诺亚方舟”,搬进设施齐备的宽敞楼阁——独户住宅后,这种差距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