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立矛为城 割肉补疮(第2/5页)

这些海盗们觉得心中害怕,可却没有什么逃跑的意思,只是按照平日里训练的哪些东西在那里和敌人厮杀,发现看似可怕的官兵倒也不是如何无敌,自己这边也能抵挡的住,这就是平日里训练的效果。

散漫没有纪律的海盗青壮们,被胶州营的军官和训练体系灌输进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漫漫的渗透进他们的骨子里,让他们越来越强,成为合格的战士。

徐州兵们逐渐溃散之后,战场上逐渐的安静下来,在城头观战的那些人也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城下,战局本来渐渐的朝着官兵有利的情况发展,谁想到突然间,海盗们几进几出,官兵瞬时溃散。

猛然间,战场上的海盗们发出震天价的呐喊,城上观战的盐商和代表本在发呆,有几个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喊直接吓得坐到在地上。

这喊声是胜利之后的呐喊,不过这呐喊却也能听出些不同,长矛阵的那些海盗们有节奏的用长矛顿地,跟着这节奏喊叫,而外面的那些海盗则是兴奋的乱叫,无论如何说,这些海盗们经过这次的战斗,青涩被洗去许多,已经算是战士了。

不过城下这些海盗们的高兴并没有坚持太久,杨四扯着喉咙大喊道:

“不要嚎了,都给俺杨四安静点,把运盐河上听着的船烧了,矮坝挖开,天黑咱们就走,那个兔崽子没干完,老子留他在岸上嚎!”

本来还是兴高采烈的海盗们,顿时是变得垂头丧气,让他们去拼死的作战还可以,让他们去干活,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

在海州城城墙那些和盐商相关的人脸色灰败的看着不远处运盐河上,烧船的黑烟又是升起,又有人在盐田那边挖掘矮坝,盐田又要一段时间恢复不过来,要这么下去,搞不好这盐场就要完全的废弃掉。

也许是因为战斗耗损了体力,所以这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连河边的盐仓和盐屯都要拆毁,只是焚烧船只,挖掘矮坝之后,坐船离开。

海州盐场第二次遭袭,赣榆、惠泽等地没出三天就立刻得到了消息,官兵死伤接近六百,徐州兵溃散,赣榆和惠泽两地的徐州兵当即退守城中,不敢再在城外扎营,而且在盐田盐场里面劳作的盐工,溃散将近两成。

眼下对于两淮盐商们来说,这已经不是能不能赶上交货进度的问题,而是盐场能不能保存住的问题,关系到盐商根本了。

近万官兵被击溃打败,南直隶海边如同门户大开,任由贼人往来,这也不光是盐商们的事情了,淮安府派人一路急报至南京城,江南大震,太监卢九德没有想到这一上任居然就冒出这样的祸患来。

按说南直隶负责水师的有操江御史,江防和漕运防护都由他负责,也就是他手里还有些水师,但这些水师破烂不堪,能不能正常的开出去都难说,就不要说什么御敌于水上,和海盗在海面上作战了。

新任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也知道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的兵马不能动,因为他就是在那边过来的,这三地的兵马都是放了防备湖广一带的张献忠和罗汝才乱军,如果随意调遣,导致对方趁虚而入,凤阳皇陵再有什么闪失,肯定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但盐商们在京师和南京城两处的影响力极大,要是不尽快拿出个处置的方法来,怕是自己这个镇守太监也做不安稳。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上旬,湖广一带官兵和贼兵已经是大打出手,两淮盐商这边愁云惨淡,海盗逍遥海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来一次盐场,生产不恢复,今年的收入怕是要大跌了。

快马加急,南直隶海盗肆虐的情况已经是报到了京师之中,嘉靖朝的东南倭乱几乎动摇国本,朝中的诸公都是记忆犹新。

听到南边又有这样的情况,态度倒是极为的统一,不能姑息,即刻的调集兵马剿灭。当日间倭寇之乱就是从小小的迹象发展起来,因为没有人管,变成了后来的大祸,不能再有同样的错误出现了,必须要扼杀在萌芽之中。

问题的关键是,从那里调兵来剿灭海盗,因为有盐商在其中的助力,朝廷关于海盗的旨意和处置往来特别的快速,差不多十五天之内,朝廷的批复已经是转回了南京城。

两淮盐商们确实是着急了,因为这边生产的耽误,已经是有传闻,说是河南和山西的盐商盐贩,已经打算在鲁地买盐,市场已经是有渐渐流失的迹象,这可真是动他们的命根子了。

眼下山东总兵李孟那边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山东的盐货出产销售,都是有专门的武装人员负责保护,李孟的胶州营本身就和官盐私盐密不可分,要想对胶州营的私盐做些什么,不光是生意上的事情,实际上还是和胶州营庞大的武力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