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章 重回德州 大胜大功(第3/4页)

这话灰心之极,就连太监惯有的那种尖利嗓音都变的低沉下来,方才这番话本来不是能当着人讲的,可监军太监刘元斌丝毫不在乎,没有避讳的就说了出来,可见他的心思差不多已经是绝望了。

听着看着这两个人的表现,李孟本就不好的心情也愈发的低沉,不过听到刘元斌说起战事无胜,李孟虽然不觉得在齐河县那边的遭遇战如何的光荣,但毕竟自家的儿郎拼死作战取得了胜利,不能就这么埋没掉。

李孟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刘公公,若说是无胜也不尽然,末将率军从东昌府来济南路上,和千余鞑虏激战一场,斩首七百二十,自损四百,这也算是小胜了。”

李孟这番话说完,坐在上首的巡抚颜继祖无精打采的喝茶,对面的太监刘元斌低着头完全是一副没有仔细听的模样,李孟也觉得有些无趣,准备起身告辞,谁想他还没有张口,上首“啪啦”碎响,茶杯和茶碟掉在了地上,巡抚颜继祖突然站了起来,手上端着茶杯已经是不自觉掉落。太监刘元斌的动作更加的夸张,指着李孟,手指不住的颤抖,嘴巴一张一合却说不出一句话。

“斩首鞑虏七百二十!!”

“正是!”

听到李孟斩钉截铁的回答,巡抚颜继祖的神色愈发的激动,边上的监军太监刘元斌颤抖着从座位上站起来,朝前走了几步,用完全变调的声音问道:

“李大人,咱家可是知道这军中素有杀良冒功的事情,你方才所说的七百二十,有多少良民的首级!”

大明中后期也是讲究个斩首记功,军功犒赏,职位升迁,全都是要靠者斩杀的首级,可官军的战斗力已经是完全的弱化,就算是和手持木棒农具的农民军作战都是一触及溃,那里去搞这些首级。

结果就有无耻的军将斩杀平民百姓的首级,冒充贼兵虏寇的脑袋,去领取军功赏赐,某地有军兵追平民,口呼“借而首级一用”。又有某地军兵杀良,连官学的秀才和童生一并屠戮的恶劣事例。

监军太监刘元斌整日里和军兵打交道,自然是知道些猫腻,分守四府参将李孟在他脑中的印象,也不是什么良善的角色,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无比正常,巡抚颜继祖也是从最初的激动冷静下来,也不出声,等着李孟的回答。

虽然说心中怀疑,可巡抚和监军两人的脸上却有无限的希翼神色。

“自然是真鞑子,两位大人要是不信,派人去验看就是。”

此时,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的相貌还是有不小的分别,而且因为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牙齿和其余的各处都有不一样的特征,验看很是容易。

监军太监刘元斌也顾不得得罪不得罪李孟了,连声招呼外面的亲兵卫士,让他们跟着李孟的手下去验看鞑虏的首级。

那场遭遇战结束之后,战场上还有不下两百名重伤未死的鞑子,李孟也不多事,直接命令手下把所有鞑子,不论死活,脑袋都给砍下来,衣甲兵器都是扒下来,至于尸体直接是丢在野地里面,灾荒时节,野狗野狼都是饿得眼睛红了,尸体放在外面,一晚上就被撕咬的干干净净。

这些脑袋都是用石灰硫磺处理过之后,丢在麻袋里,一起运到这德州城过来,军功需要首级,李孟也不想浪费掉。

监军太监和李孟的亲兵得到命令之后,急忙的跑了出去,这知州衙门大堂上的三人又是沉默无话,不过气氛倒是比方才要活跃了许多,颜继祖和刘元斌直接就是站在大堂的门口,什么斯文体面,上位做派,全然的丢掉,就是等着那边的消息。

点验首级,还是七百多个脑袋,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完,李孟心情相对的轻松一些,可那两人在门口走来走去,就是不坐下,几次转向李孟,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大概是要问首级的事情,可李孟说的这么斩钉截铁,倒也没有什么继续问讯的必要。

还是李孟先开口问了个其他的事情,沉声的说道:

“请问两位大人,丘总兵在何处,怎么今日没有见到!”

一提山东总兵丘磊,山东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太监刘元斌都是没有什么好气,还是太监刘元斌回答道:

“丘磊这混帐那还有脸见人,他那六千兵可真能跑,一天一夜居然跑出了一百五十里,兵剩下了不到两千,进城就在城北缩着,连门都不愿意出。”

听到这个,李孟点点头,叹了口气,太监刘元斌看着李孟这么老神在在的模样,对那首级的事情又是多了几分把握,有心拉近点关系,禁不住开口问道:

“李大人有何事,派人去叫过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