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人间绝代才子李煜的悲欢人生(第6/10页)

李煜见疏大怒,中书舍人张洎和潘佑不和,在李煜面前煽火,李煜派人去拿潘佑。潘佑早知道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痛哭一场,然后自刎身亡。我们都知道明朝的海瑞上疏痛骂明嘉靖皇帝,嘉靖为人苛刻,但并不昏庸,也没把海瑞怎么样。当然谁不敢说李煜就一定会杀潘佑,不过如果拿李煜和明世宗相比,在文学艺术上,十个嘉靖也比不过半个李煜,但要玩起政治权术,嘉靖远不是李煜之流可以相比的。

潘佑那道奏疏中把皇帝和大臣全都臭骂了,但唯独认为司农卿李平有才可以大用,希望李煜能让李平当尚书令。众人被潘佑骂急了,见潘佑死了,就把怒火射向了李平,纷纷在李煜面前抵毁李平,说李平和潘佑结党营私,李煜便把李平投到狱中,李平不久也死在狱中。

潘佑是南唐著名才子,才名极大,潘佑因愤自杀后,举国呼冤,南唐诗人刘洞为此著诗云:“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翻忆潘郎章奏内,愔愔日暮好沾巾。”后来李煜被俘,赵匡胤责李煜擅杀忠臣,指的就是潘佑冤死。

李煜在处理“家事”的同时,赵匡胤也准备对李煜下手了。开宝六年(公元 973年)四月,赵匡胤派翰林学士卢多逊以贺寿为名出使金陵,探探江南形势。卢多逊为人“狡黠”,先耍出手段糊弄李煜:“国主孝敬天子,天子常与我等言国主才智。只要国主不得罪朝廷,天子也不会拿国主如何的。”这样的鬼话傻子也不信,李煜居然信他这个,卢多逊回去前,又骗李煜说:“我朝天子准备重修天下图志,但现在就缺贵邦十九州的资料,烦请国主方便则个。”

李煜没经大脑考虑卢多逊要干什么,便同意了,将境内所辖十九州的户籍资料甚至军队分布图都给了卢多逊。卢多逊心中笑骂:“李煜真是个白痴!”回到汴梁,卢多逊极力怂恿赵匡胤出兵江南,并把弄到手的机密资料交给赵匡胤。赵匡胤这个高兴啊,有了这个东西,李煜纵是插翅也难逃出他的掌心!

不过赵匡胤有一点担心,因为南唐在江东立国,依靠长江天堑自守四十多年。从四百年前隋文帝杨坚过江灭陈到现在,没有大规模发动渡江战役的先例,赵匡胤对北方军队能否顺利渡江心存疑虑。

真是老天有眼,开宝七年(公元 974年)七月,南唐有一个叫樊若水的书生前来投奔赵匡胤。樊若水本来也想为李煜做事,可考了几回试,全都名落孙山了。樊若水不甘心大好年华就这样浪费掉了,干脆跑到长江边上打着“休闲钓鱼”的幌子架着小船在长江沿岸来回丈量,把沿岸水势深浅画成了一张《长江沿岸水势图》,做为见面礼献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兴奋死了,决定出兵消灭李煜这个政治白痴,不过师出要总有点借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赵匡胤干嘛吃的,自然懂得。想了一个好办法:“你李煜不是向我称臣吗,我还没见李煜长什么样呢。”于是派知制诰李穆来到金陵,让李煜去开封拜见宗主国皇帝。

李煜虽然臣服于赵匡胤,但条件是继续做江南国主,如果跟李穆去了开封,估计就得老死开封了。李煜不去,推托自己得了大病,不能出远门,以后再去不迟。李穆早就知道李煜会这么说,窃笑着回去复命。

机会终于来了,赵匡胤暴笑不已,开宝七年(公元 974年)九月,下诏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颖州团练使曹翰、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刘遇从江陵出水师沿江东下,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等人麾师南进。同时命令吴越王钱俶出兵从东线攻击南唐的常州和润州,牵扯南唐主力。李煜还在幻想只要出点钱就能让赵匡胤收手,派八弟江国公李从镒带着白金二十万两、锦帛二十万匹前去讲和。

还没等到李从镒的好消息,李煜就知道宋军已经攻破池州(今安徽贵池)长趋直进的军报,李煜真的急了,知道赵匡胤这次要玩真的。李煜玩文学玩久了,也腻了,血性涌上心头,决定和赵匡胤彻底决裂,在国中废去开宝年号,调兵防御。李煜对臣下说道:“赵某人被逼急了,肯定要发兵来的,孤也不怕他,等宋师来战,孤自披甲执刃,督奖三军,和宋师死战,或许一胜,还能保全社稷。”话说的很慷慨激昂,可众人谁不知道李煜文弱无能?让他和赵匡胤一打一?省省吧。

李煜同时给吴越王钱弘俶写了一封信:“兄弟,你跟着北朝瞎忙活什么?如果我被灭了,还有你什么好果子吃?唇亡齿寒的道理你懂不懂?”钱弘俶比李煜想的长远:反正自己早晚也要去汴梁,不如现在多在赵匡胤面上立点功,以后能在赵匡胤那里讨价还价。不听李煜的,继续北上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