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卷(第4/10页)

王仙芝率部攻占鄂州(今湖北武汉),力量有所恢复。这个时候,唐朝见义军再一次分裂,便混水摸鱼,先搞定王仙芝。于是又一次的招安王仙芝,双方再次上演招安和反招安的肥皂剧(你们也不怕观众审美疲劳?)。上一次王仙芝被黄巢砸了场子,没有机会“痛改前非”,这次他不想再放过机会了。王仙芝派亲信尚君长前往长安谈判,哪想到尚君长半路上被平卢节度使宋威捉了正着,宋威比较无耻,谎称擒贼有功,而唐朝主事太监田令孜的亲信,宦官杨复光却说尚君长代王仙芝前来投降的。一番扯皮之后,也说不清楚,干脆将尚君长杀了,尚君长死的这个地方名字也特难听,叫什么狗脊岭,尚君长这个冤啊。

王仙芝得知尚君长被杀,感觉自己又一次被愚弄了。王仙芝率众再一次攻打江陵。驻守江陵的荆南节度使杨知温实在是个搞笑人物,这位杨大人喜好一点文学,经常之乎者也的。得知王仙芝部准备攻城时,他反而说报信的人在胡说八道。等到王仙芝部兵临城下的时候,正值大雪,杨知温接受属下的祝福,还没等摆酒赋诗呢,王仙芝部已经攻下外城。属下请求杨大人去前线督战,鼓舞士气,可杨知温却穿的衣帽整齐,跟上朝似的。当他看到唐军固守内城时,突然诗兴大发,写了几首诗,还让属下评论诗写的怎么样。不过杨知温也不是傻子,知道江陵危在旦夕,忙派人去请救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接到急报,连忙出兵去救。半路上遇上了驻守襄阳的沙陀兵,便一起去抄王仙芝的后院,没想到王仙芝吃亏不长记性,又一次被唐军从背后插上一刀,大败而去。

王仙芝败后,又去攻打申州,结果被唐朝的招讨副使曾元裕打败,这次败的比王仙芝经历过的任何败仗更加惨烈,王仙芝在申州丢下了近万具义军将士的尸体,同时又有一万多义军被唐军招降。王仙芝这个郁闷啊,仗怎么越打越窝囊了。王仙芝再一次打起精神,去攻打蕲州(就是两年前被黄巢胖揍的地方),准备东山再起。可是王仙芝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了,申州之战后,唐朝的招讨使曾元裕(已经取代原招讨使宋威)紧追王仙芝不放。王仙芝这哪象是出征,更象是逃跑。曾元裕的速度很快,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追上了王仙芝,生龙活虎的唐军和尽显疲态的义军在黄梅展开了生死决战。王仙芝的起义军全军覆没,仅战死的就有五万多人,曾经轰轰烈烈做下一场大事业的盐贩子王仙芝也战死于阵中。

一般都认为石敬瑭是沙陀人,史家多把后唐、后晋、后汉连称为沙陀三王朝。但实际上,石敬瑭并不是沙陀人。旧五代史上明确记载石敬瑭是汉朝丞相石奋之后,新五代史虽然说石敬瑭出身西夷,但并没有说石敬瑭就是沙陀人。

而且旧史和新史都明确记载了后唐的奠基者李克用和后汉的建立者刘知远是沙陀人。如果石敬瑭是沙陀人,欧阳修是没有必要避讳提到的。所以我认为石敬瑭是个出身西部民族混居地区的汉人。

沙陀是突厥的一支,源于西突厥的处月部,李克用的本姓朱邪就是“处月”的音译。

处月所居的地区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以北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带,当时有一个大沙碛叫沙陀碛,所以就称为沙陀突厥。

另一支起义军早已经折回北方去了,当王仙芝战死的消息被余部尚让等人告诉黄巢的时候,黄巢正在攻打亳州(曹操的老家),没有打下来,也正在生着闷气。黄巢听说王仙芝死了,想到毕竟是曾经出生入死的弟兄,也未免难过一番。让他高兴的是,尚让也带来了不少原来王仙芝的人马,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这个时候的黄巢踌躇满志,在尚让的拥护下,乾符五年(公元 878年),黄巢称王,自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听起来足够霸气,设置官属,黄巢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

黄巢先是攻占了沂州和濮州,准备沿河西进攻取洛阳,但又被唐军给赶了出来。这时唐朝要招安黄巢,封他为右卫将军,这个级别是正三品,远比当初封王仙芝一个八品的监察御史阔气多了。但条件是黄巢必须解散部队,这黄巢哪能答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权一交,就要任人宰割,傻子才会干,黄巢没有接受这个条件。黄巢见暂时还没有力量对洛阳发起攻击,便再次进入河南腹地,寻机歼灭唐军有生力量。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唐军的力量大为削弱,黄巢轻而易举的攻下宋州和汴州,补充给养之后,黄巢继续南下,占领阳翟,准备从南部攻打洛阳,但黄巢发现唐军主力聚集洛阳一带,又改变战略。乾符五年八月,黄巢决定渡过长江,进军江南,寻找机会。黄巢军南渡进入江西,由于唐军主力多集中在江北,尤其是关中河南一带,江南守军力量薄弱,何况几十年未见后戈,哪是久经沙场的黄巢起义军的对手,没打几仗便做鸟兽散了。黄巢攻下江西大部,又进入浙东,不过黄巢这次只是借路于浙东。黄巢军走了七百多里的山路,基本上没对浙东的唐军有所“表示”。大军一路南下,直逼福建。乾符五年十一月,黄巢军攻下福建重镇福州,在福州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