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齐国出了个孟尝君(第3/11页)

但楚怀王喜欢跳来跳去的性格使孟尝君的结楚工作进展不顺。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为中国举重事业英勇献身,在秦国窝里斗的时候,打不过秦国的楚国图谋欺负东边的软柿子越国。此时越国的领导人是王无疆,自从越王勾践以来,越国一直很乖,从不过问中原那些事。在这之前,楚国就对越国有非分之想。楚怀王以两国友谊的名义向王无疆派去一个玩伴——昭滑。昭滑果然不辱使命,时时刻刻向眼界狭窄的王无疆灌输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并用各种挑拨离间的手段瓦解越国君臣之间的团结,同时还将越国的国家机密传回国内。越国在一天天地衰败下去,可想而知,总有一天会成为和平演变的牺牲品。公元前306年,昭滑的辛勤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越国陷入内乱的泥淖。楚国趁而入,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越国,国土面积大为增加。越王勾践的后代就这样龌龊的葬送了国家。

秦昭王立,楚国媳妇宣太后是秦国的实权人物。宣太后还真对得起娘家人,推翻了秦惠王时期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的对楚政策,改为真心接纳。宣太后的政策是用“我的真心换你的好意”,不但主动落实了前些年悬而未决的归还汉中一事,还将秦国的美女送给楚怀王做媳妇。秦楚两国的传统友谊仿佛重新闪现。

楚怀王呢?虽然秦国是他永远的伤痛,但那时的主事人是秦惠王和张仪,如今这些人都化为腐朽,沦为尘土,再也无法动楚怀王一根指头,想到这里楚怀王内心略有一丝安慰,他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报仇。因此当宣太后向娘家国抛来橄榄枝时,楚怀王便欣然接受,就这样楚国又倒向秦国对抗齐魏韩。世间的事真是变化无常。由秦魏韩vs齐楚到齐魏韩vs秦楚前后仅相差8年!

楚国的不忠惹急了正在组织合纵运动的孟尝君。公元前303年,孟尝君发动齐魏韩三国军队去教训楚国。这也是人之常情,比之于喜欢搞破鞋的男人,人们更痛恨甘当破鞋的女人。楚国抵挡不住三国的进攻,转而向秦国老板求助。按照国际间不成文的规定,求救兵时人质是不可避免的,楚国派往秦国的人质是喜欢惹是生非的太子横,名字就很能说明问题。

秦国遂发救兵帮助楚国击退了三国联军,楚国转危为安,乐得楚怀王拍手直喊:“傍款的感觉,爽!”但楚怀王很快就爽不起来了。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横似乎忘记了自己身上的政治任务,不知道什么原因与秦国的一名政府高官发生冲突。秦国人性格火暴,对楚国的人质有一种优越感。太子横无法忍受,两人发生械斗。在pk过程中,太子横k.o掉了秦国的高官,然后畏罪潜逃,回到楚国。

这个偶然的事件对楚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好不容易愈合的秦楚关系出现裂痕。事关国家荣誉,宣太后也不好再说什么,报复是唯一的选择。由此可见,当人质这差事也不是随便一个就能胜任的。

楚国刚失去靠山,噩运就降临了。公元前301年,孟尝君再次发动三家联军攻楚,领军的统帅是名将匡章。楚国派唐蔑率军抵抗,双方沿沘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列阵。相持6个月有余,楚军凭河据守匡章不得进展,那时造船技术有限,抢滩登陆是后来才有的事情。匡章在前线受挫,后线的齐宣王沉不住气了,派周最到前线监工。周最纵横家出身,虽然对军事狗屁不通,但口才却了不得。见了匡章,周最将口舌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对匡章横加指责。匡章一肚子委屈,可就是说不过周最。人们常说“秀才见了兵,有理讲不清”,翻过来也可以说“兵见了秀才,有理讲不赢”。反正秀才和兵这两类人沟通起来比较困难。最后匡章急了,愤愤地说道:“各行有各行的道,农民的道是将地种好,士兵的道是服从命令,你的道是把话说明,大王的道是赏罚严明,我的道是能进攻的时候不进攻不行,不能进攻的时候进攻也不行。”

匡章也知道没有战绩,解释的用处不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去打楚国人。匡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沘水的深浅,因此不敢冒然进攻。楚国人非常狡猾,匡章每次派兵火力侦察,总会被万箭击退。这一次,匡章又派了一队兵到河边碰运气,刚入水,楚军的箭就到了,联军小分队顿时陷入慌乱,有的被箭射倒,有的扭头就跑,还有的没跑利索跌入水中,场面甚是混乱,哭爹喊娘之声不绝于耳。

联军的狼狈之状引起了一名当地樵夫的注意。樵夫本来正在喊着号子砍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时正好看见战场的可笑景象,脱口而出:“何深何浅,岂饭桶能明白兮!”然后哈哈大笑。樵夫的异常表现引起了齐军一名侦察兵的注意,侦察兵敏锐地感觉到该樵夫能够破解联军的难题,于是接着樵夫的调唱道:“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兮,何深河浅,请老人家赐教兮。”樵夫兴致一高,顺口喊道:“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兮,简守处深,盛守处浅,吾老人家不说假话兮!”侦察兵如获至宝,从腰中拿出一块金子向樵夫扔去,口中还唱道:“俺君子兮,不白打听兮!”然后扭头回去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