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顺宗李诵:黑魔法的祭品(第6/7页)

第二,打击贪官,实际上只打击了一个京兆尹李实,考虑到改革的时间总共才一百四十六天,能够打掉一个贪官,就已经是政绩斐然了。

第三,大赦天下,将牢狱中挤得转不过身来的犯人全部释放,大大节省了一笔财政开支。

第四,减免苛捐杂税,取消盐铁使月进钱。

第五,大开宫门,放出满脸褶子牙齿掉光的老太太宫女三百人,让这些老太太们下岗再就业,自己去街上找食吃。考虑到长安洛阳两宫宫女人数超过四万之众,我们知道这项改革明显是瞎胡闹。

第六:发现有大批的违纪官员,已经被撤了职,却莫名其妙依然上班,而且照领工资不误,现取消这些撤职官员的优厚待遇。

第七,……还没等第七项改革方案出台,太监军事集团已经大举反攻了,改革危如累卵,面临着失败的巨大危险。

太监之所以突然想起来反攻,是因为顺宗李诵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怎么又犯病了呢?

根子,还是在萧氏的黑魔法上。《旧唐书》上说,当李诵即位之初,就打算册立王氏为皇后,可是这句话他说不出口,因为每逢他要说这句话的时候,必然要犯癫痫抽搐病。我们可以想象这对可怜夫妇当时的窘态。顺宗李诵温柔地对妻子说:爱妃呀,你十三岁时还不懂事,就已经替我生娃了,那什么,我现在就决定册封你为皇……哇哇哇哇哇……到底是萧氏真的对李诵下了什么可怕的蛊毒,还是她临走之前的怨咒化为了一种可怕的心灵力量,这事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了。反正,只要顺宗一提册立皇后的事情,就必然犯病。

顺宗这么一犯病,掌握了兵权的太监们就不乐意了,趁机发难,要册立太子李纯,以分化大臣们的势力。

眼见得太监们来势汹汹,改革家们立即召开了秘密会议。会议上,二王八司马踊跃发言,一致认为必须要对神策军制进行体制变革。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要将神策军的兵权从太监手中夺回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怎么夺回来呢?

王叔文下令: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右神策统军,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并以韩泰为行军司马。

命令下达之后,范希朝并韩泰走马上任,二王八司马禁不住心潮起伏,数牛轰人物,还看今朝。

改革家们倒是信心十足,意气风发,可是军事体制改革的效果,又如何呢?

7.改革就是击鼓传花

话说右神策统军范希朝走马上任,行军司马韩泰在一边敲边鼓。两人率手下进了衙司,就命人咚咚咚击鼓。

击鼓传花,这个游戏就这样创造了出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按军律,三通鼓响过,诸军领迟到者斩,所以范希朝把刀磨得快快的,打算等神策军来了之后,先斩杀一个两个太监集团的亲信,以人头立威。一旦这个过程顺利完成,军权就完全抓在了他的手中,军队体制改革也就胜利完成了。

可是出乎范希朝、韩泰意料之外的是,三通鼓咚咚咚地响过之后,就见衙司门外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一个人影也找不到——居然没有一个军领前来报到。

没人来,那怎么办呢?

范希朝和韩泰大眼瞪小眼,没人来,那也得改革呀。想起来了,他们两人的军务任命,是改革家们在自己的秘密会议上决定的,太监集团肯定是对军队封锁了消息,军中诸将均不知情,所以才没人来报到。不知情没关系,马上派人送筹策给军中将领,让他们知道这事,快点来点卯。

于是范希朝派了家人手持筹策,匆匆跑到军营,递给门口的统领。统领问:这是啥玩意儿呀?信使答:此乃右神策统军大人发下的筹策,接此筹策者,速速赶往行司点卯报到,三通鼓响过,不到者斩。你听——就听衙司方向,范希朝又在吩咐人重新三击鼓,以强化紧张的气氛。

不想那统领问道:你们这些人弄这事,宫里的公公知道吗?

信使怒极:这事跟太监们有什么关系?军队是国家的军队,又不是没卵子太监的看家狗的,怎么可以听从他们的命令?

统领哈哈笑道:跟你们这些书呆子说不清楚,筹策给你了。顺手将手中的筹策丢给下一个统领。

下一个统领接到筹策,又丢给下下一个统领:老子不去,谁爱去谁去……下下一个统领再把筹策往下传:老子也不去,等鼓响过罢,筹策落在谁的手中谁去……值此一言,击鼓传花正式开始。那边衙司中三通鼓急如骤雨,这边军队中的将领们动作飞快地传递筹策,就听当一声锣响,三通鼓过,那支筹策恰好被人扔到了一只路边变戏法的猴子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