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第7/8页)

【10.天黑时解决问题】

楚望台上,炮声响起,霎时间时局大变。

熊秉坤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即武昌完全独立亦由此隆隆之炮声有以促成之也……

炮声将武昌诸军推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路口,若然是哪个标营没有人出来响应,必然是炮标攻击的重点目标,大半夜的,谁乐意让人家拿炮轰?

由是第二十九标第三营的人跑来了,第三十标第二营,第三营的人全都跑来了,黎元洪所属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炮、工、辎各营队纷纷赶到。吴兆麟大喜,先命令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的炮、工、辎各营占领蛇山阵地,与楚望台互成猗角。复命令南湖炮标的人速速返回,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拖来。大炮这玩艺儿,真是太管用了。

接下来的任务,是先攻下督署,后尽杀旗兵。

吴兆麟说:今夜如不将敌击溃,一待天明,吾辈必为所虏也。

吴兆麟的话,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别看现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实际上大家都是怕你拿炮打他,所以跑来凑个热闹,等到天明,革命队伍就会迅速分化,楚望台上的义军,到时候只怕会有九成反水,将那不足一成的革命党逮住。

所以一定要在天亮前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法呢?

吴兆麟第二次发布命令:

一、熊秉坤带后队全队,经津水闸、保安门正街攻督署前,伍正林带前队全队协助熊秉坤沿保安门城墙向望山门前进,惟须派兵一棚为两线中间联络。

二、黄楚楠带左队全队,经王府口小都司巷攻督署后,以姚金镛带二十九标第三营右队在后跟进为黄楚楠之预备队。

三、陈国桢拨过山炮两门,在保安门城上布置放列,向督署开炮射击。

四、曹飞龙带右队士兵一排,掩护保安门炮队。

五、方兴以测绘学生百余名为总预备队,并巩固楚望台及军械所防务。

总指挥吴兆麟发于军械所,二十日(农历)午前2点钟。

比较吴兆麟发布的两道命令,后面这一道,参与行动的组织单位,明显的扩增了,由第一道命令上的“小队”扩张到了现在的全队,单只是预备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发布第一道命令时的全部人数,吴兆麟这边,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意思。

这一道命令,带来了三个直接性后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总督瑞瀓招架不住吴兆麟接二连三的狂攻猛打,生气了,就说:全家人你们都过来,过来过来,那什么,跟你们说个事,外边这些不懂事的毛孩子开枪放炮,吵吵闹闹,太烦人了,咱们不跟他们计较,收拾一下家里的金银细软,咱们全家去楚豫号兵舰上渡假去。

这时候楚望台上的炮火,向着督署没头没脑的狂轰,督署外边是杀喊连天的党人,从各个不同方向发起进攻,最要命的是还有三路烧街的大火,烈焰熊熊向督署席卷而来。总督瑞瀓淡定自若,吩咐卫队凿开后墙,带着家人并亲信铁忠,果青阿逃之夭夭了。

吴兆麟这道命令的第二个后果,就是第三十标的旗兵兄弟们,统统被杀了个净光。

【11.古城冤灵】

第三十标的旗兵兄弟遭受劫难,于辛亥革命中被杀得净光光,那真是没得法子的事情。

党人起事之初,就先动手将居住在楚望台附近的旗兵家属老幼,宰杀了个溜洁干净。对些杀人狂来说,已经把人家的父母妻儿杀了,下一步当然是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有关革命党人对旗兵的血屠,当年的新军第八镇第三十一标二营后队正兵万业才,曾有过简略的叙述:

……在当时,革命党人并没有优待俘虏,缴枪不杀的政策。只要捉到旗兵,不是就地杀掉,就是送到军政府枪毙,很少幸存下来的。有的旗兵被捉后,至死不讲话,越是不讲话反而证明是旗兵。有的学湖北腔应付盘查,企图蒙混过关,革命党人想出一个巧妙的法子,凡是出入城门者,都要念六百六十六后,方能进出。六百六十六的湖北语音为陆白陆司陆,不是武汉土生土长的人是不容易学得一模一样的。这样,旗兵就无法混出城去。直到首义成功三天后,军政府下了命令,捕杀才停止……

万业才老人的叙述,透露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党人于城中的捕杀,并非仅限于旗人,而是师出无名的滥杀。

原来三十标的旗兵,多半是从东北三省调来的,而党人单只凭东北口音来辨识,这必然会枉杀许多来自于东北甚至于其它地区的人。事实上,除了武汉本土的人能够熟练的念出“陆白陆司陆”这种腔调之外,其它地区的来人,都不可能念得出来,所以他们唯有被杀害一途。

万业才老人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