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审判(上)(第3/4页)

※※※

“找……”圣寿宫中,嘉靖仰面躺在软椅上,两眼直直望着殿顶。

小太监们赶紧将殿西面书架上的一摞摞书籍搬下来,每人抱了一摞,紧张的翻看起来。大殿中响起沙沙的翻书声,就像春蚕吃桑叶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很久,突然一个小太监低呼一声,道:“找到了,真有哩。”便赶紧把那册书双手奉上。

黄锦接过来,捧到嘉靖的面前,嘉靖仍然望着殿顶,幽幽道:“念……”

黄锦便不紧不慢的念道:“长春子盖有道之士。中年以来,意此老人,故已飞昇变化。倡云将而有鸿蒙者久矣……”

听到这,嘉靖这才直起身子,一伸手,接过那本《西游记》翻看起来,乃是一本地道的道家典籍,记载的是南宋末年著名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前往西域讲长生的故事,上面记载了不少风土人情,以及养生之法门,但绝对没有孙猴子,更没有什么乌鸡国,车迟国之类。

嘉靖的目光疑惑了,怎么会这样呢?想了半天,他对黄锦道:“让马森去问,若沈默能把书中内容复述个大概,就……”

“就什么?”见皇帝顿住,黄锦小声问道。

“就把他转到镇抚司的诏狱去。”嘉靖闭上眼,疲惫道。

※※※

“长春子盖有道之士。中年以来,意此老人,故已飞昇变化。倡云将而有鸿蒙者久矣……”沈默不愧是六甲状元,超卓的记忆力实乃天赋异禀,竟把一篇《长春真人西游记》,背得一字不差,道:“恨其不可得而见也,己卯之冬,流闻师在海上,被安车之徽,明年春,果次於燕……”

倒让拿着书比对的马森又惊又叹,心说若非亲见,谁敢相信真有这种过目不忘之人?好在还有书记官作证,否则皇上肯定又认为是串通了。

“不要背了。”沈默一口气背了数页,马森叫停道:“你知道有和这本重名的书吗?”

沈默想一想,摇头道:“恕在下才疏学浅,只知道这一本西游记。”

“记载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马森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死死盯着沈默,看他有没有破绽。

“不敢隐瞒皇上,在下看过玄奘法师著的《大唐西域记》,还有他弟子们写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沈默想了半天,道:“但《西游记》确实是记载南宋末年,丘处机远赴花剌子模的故事,两者差了好几百年哩。”

马森只恨自己才疏学浅,一到这种学术性问题上就瞪了眼,自然问不下去了,对那书记官道:“就到这儿吧。”说着朝沈默点点头,两人径直出了刑房。

刑房中只剩下沈默一个,好久也没人进来,这些日子他的改变不小,也不管什么体面不体面,见桌上有几盘点心瓜果,便一边伸手取食,一边往怀里揣,准备带回去给海瑞也尝尝。

“开门。”这时牢门外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沈默的动作僵住了,口中的东西没咽下去,就鼓着腮帮子,慢慢回向牢门处望去。

一双被灯笼映着发光的眼,这时也正望着他,还闪着泪光,竟是锦衣卫的朱五。

二人这样对视片刻,沈默又转回了头,慢慢咽下口中的东西。

待牢门打开,朱五大步走了进去。

沈默已经咽下口中的东西,坐在那望着他。只见朱五背对着牢门,朝着西苑方向拱手道:“奉旨,将沈大人转到北镇抚司看管。”说完侧身让开去路道:“大人请。”

沈默眼前一亮,泪水险些奔涌而出,他使劲深吸口气,把那泪硬憋回去,昂着头对朱五道:“我们走吧。”

两人走出刑房,沈默却不急着往地上走,而是缓缓道:“我要去拿东西。”

“什么东西?”朱五道:“我派人去取。”

“我的官服,还是自己拿吧。”说完,他便往地牢深处走去。

走到他和海瑞的那间牢房外,沈默的声音终于有些发颤道:“开门。”

“开门!”朱五大声道。

“五爷,没有上头的命令,不敢开门的。”陪在一边的牢头小心翼翼道。

“人都在这还怕什么?”朱五伸出大手道:“钥匙,我自己开!”

牢头是知道锦衣卫的厉害的,只好乖乖交出牢房的钥匙,朱五便将牢门打开,对沈默道:“您请。”

沈默走进牢中,海瑞关切的望向他,见他完好无恙,才垂下眼皮,继续养神。

“我要转监了。”沈默轻声道。

海瑞的眉毛微不可察的颤动一下,旋即又恢复平静道:“好事儿,处境总不会更差了。”如果还有东厂诏狱更恶劣的环境,那只有地狱了。

自己要走了,海瑞却还得继续熬下去,沈默心中很不好受,从怀中将点心掏出来,整齐摆在海瑞的面前,轻声道:“你要保重,我让家里送些钱过来,需要什么只管向狱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