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第7/17页)

祖大寿身边的亲兵火了:这他妈的谁家孩子,会说人话吧?滚!

吴三桂不服不忿的瞧瞧那几个亲兵,扑通一声,跪在了祖大寿脚下:舅父,三桂求你了,快点发兵救咱爹吧。

祖大寿实在受不了他了:拜托,那是你爹,别咱咱咱的。

吴三桂道:谁爹都行,我不跟大舅争爹,不过咱们无论如何也得出兵救人吧?

祖大寿咬着牙,摇了摇头:三桂,你已经不小了,我不信你看不出来,人不能救。

为啥不能救?吴三桂却非要问个究竟。

为啥?因为……祖大寿回答道: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归?

说完之后白了吴三桂一眼,心说你能听懂吗?

吴三桂也确实听不懂,他死缠不放,坚持要求祖大寿出兵营救,祖大寿坚决不允,弄到最后,吴三桂大声的哭了起来,说:

总爷不肯发兵,儿请率家丁以死相救。

此时吴三桂鼻涕眼泪哗哗,祖大寿根本听不明白他说什么,就嗯了一声。就见吴三桂腾的跳起来,大声道:遵令,转身下了城楼。祖大寿呆呆的看着他,心说这家伙在搞什么鬼?我也没下什么命令啊,他遵什么令?追过去往城楼下一看,只见吴三桂已经叫来他自己的二十个家将,正在那里训话。

只听吴三桂大吼道:兄弟们,你们现在食有酒,穿有衣,床上有美貌的女人,儿子生下来就有田产,这些是谁给你们的?

家将们还是明白事理的,当下齐声吼:是少爷给的。

差矣,吴三桂道:你们吃的饭,你们穿的衣,不是我吴三桂给的,而是我爹吴襄给的,我爹是咱们的饭碗,是咱们的衣食啊,你们说是不是?

众家将答:没错。

吴三桂又道:可是现在咱们的饭碗,咱们的衣食,咱们的荣华富贵,就在城外被清兵围着呢。只要我爹他在,咱们的衣食饭碗,咱们的荣华富贵,就都不用咱们『操』心,可是如果我爹被清兵杀了,那咱们的饭碗和富贵,还在不在?

众家将答:应该……大概……不在了吧?

吴三桂接道: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二十名家将回答:『操』,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出城,把咱们的饭碗抢回来。

当下吴三桂带着这二十个人,上马疾奔向城门。

祖大寿追下来,惊叫道:我知道这孩子缺心眼,可没想到他心眼缺到这种程度,这才二十个人就敢冲击清兵几万主力,这孩子真的是活腻了。

正要叫人拦住吴三桂,祖大寿却又改了主意。

拦什么拦,这缺心眼的孩子,你今天能拦住他,明天他还会找个机会送死。

拦不住的。

9.爹多了不愁

吴三桂冲出城来,将二十名家将分为三部分,一名悍勇的家将和他自己居中,九人居左,九人居右,齐齐的呐喊一声,向着几万名清兵冲了过去。

清兵大诧,搞什么搞?怎么城里才出来这么几个人?打?还是不打?犹豫之间,吴三桂已经冲到,看他满脸愤青的模样,清兵不敢招惹,急忙让开。

吴三桂冲入清兵堆中。

这时候一名清将手执红旗,迎着他冲了过来,吴三桂迅速引弓搭箭,叫一声,着,一箭正中咽喉,『射』得那员清将四仰八叉,倒跌下马去。吴三桂疾冲而至,跳下马去割人家的脑袋。不曾想那清将异常的勇猛,虽然咽喉中箭,却犹自不肯死去,眼见得吴三桂举刀,却被他手疾眼快,腾的跃起,手中短刃一挥,噗哧一声,吴三桂的鼻梁就塌陷了下去,鲜血长流。

这下子吴三桂火大了,骂一声娘,一脚踹过去,复一刀,剁下那清将的脑袋,顺手扯过红旗,往自己的脸部正中一缠,算是绷带,止住鼻子上长流的鲜血,飞身上马,呐喊着冲杀过去,与吴襄会合。

吴襄呆呆的望着这个脸缠红旗的怪人,问道:阁下何许人也?来此何事?

吴三桂懒得跟他多说,大喊一声,跟我来,数百名被困的明军都跟在他后面,疯了一样的狂吼『乱』叫,向外猛冲。这情景祖大寿在城楼上看得明白,急忙命令明军擂鼓。霎时间楼楼上金鼓之声大作,城上城下,阵里阵外,喊杀声响成一片,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架式,惊得清兵神经高度紧张,忽东忽西,伸长了脖子四下里『乱』看。

人在战场,无不是疑神疑鬼,眼见得吴三桂敢以二十人冲阵救人,明摆着,这必然是诱敌之计,否则的话,天底下哪有这么傻的人?所以清兵不敢用力堵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防止明军大队人马突然杀至上来。

更何况吴三桂来势凶猛,锐不可当,身后的数百名明兵又都是拼了老命,可怜的清兵哪里敢惹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突围而出,却是连追也不敢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