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兄弟阋墙,荆州政局显乱象

荆州牧府第坐落在襄阳城南面,隔着两条街就到了襄阳最繁华的永乐坊,坊中酒肆林立、商贾云集,日日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喧嚣处自显荣华。刘表经略荆州数年,中原战火少有侵边,民生丰乐,加之刘表重经学,一时学馆四起,北方学士为躲避战火,纷纷负箧而来,成就了荆襄之地的翩翩风范。

荆州牧府虽和那永乐坊只离着两条街,然而其间巷陌纵横,房屋横亘,把那喧嚣远远地隔开了,因此坐卧府第,不闻嘈杂扰耳,保持了州牧官邸超于俗世的威严。

府第后堂上,荆州牧刘表端坐锦蒲之上,一面微笑一面看着西向而坐的年轻人。他不是个爽朗豪直的性情中人,平时笑容少见,对谁都和和气气,可感觉又都淡淡的,像是一杯凉水,品不出什么味道。

“以后要常来,你姨母时常挂念你们,你们却总不见个人影,老蜗居隆中作甚?”刘表责备的语气里带着浅笑。

诸葛亮恭顺地应了一声,对这个姨父,他没有太多的亲近感觉,若非婚姻关系,只怕他很难会拜访荆州牧府第。说来刘表对他倒也客气,每次见了皆满脸和煦,嘘寒问暖,只是这关心似乎总羼杂着奇怪的感觉,仿佛他们之间有一层戳不破的隔阂,哪怕近在咫尺也好似各守两峰远远对望。

刘表呷了一口手中的温水,微睨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外甥女婿:“前次你来,我曾说起长沙出缺了一个簿曹从事,你上次说为继母守孝便回绝了,现下可愿意了?”

诸葛亮没想到刘表提起这一桩事,心底一阵无奈地叹息,面上却含笑道:“谢姨父提携,只是亮久耕田畴,性已疏懒,况学识鄙陋,不堪重任,暂无出仕之念。”

刘表一呆,他没料到诸葛亮再次拒绝了自己,他暗暗打量着诸葛亮,在那张轩朗如月的脸上只看见一片湖水似的平静,再也寻不到一丝一毫的其他情绪,似乎这拒绝是随心而发,并非托词谦恭。

“我瞧你素日也曾勤于读书,从事一职也并非难任之位,只需用心做事,日后自当有大作为!”刘表又劝道。

诸葛亮轻笑:“姨父过奖了,亮读书不精,当不起勤奋之誉,一则自继母病故,心思惨痛,神不归位;二则去年又得了一场大病,现身体尚虚浮不实,恐难理一郡财谷重任!”

这人是怎么了,给个做官的机会居然不要,难道真想一辈子埋首三尺农田,寂寂无闻?想他荆州富庶之地,多少人挤破脑袋想来此谋个职位,现在就有三四家本地豪族托人来求官,要不是看在婚姻连襟之上,他如何肯把这肥缺送给诸葛亮。

对这个外甥女婿,刘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深交,无非是看在连襟黄承彦和妻子蔡氏的份上才稍加照拂,偶然一见,总是客客气气随意寒暄两句,从未促膝深谈,彼此都似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若即若离地维持着。他只是隐约地听说诸葛亮在隆中名气很大,是荆州名士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座上客,闻说庞德公还给他取了“卧龙”的雅号。

可是数次接触,他却没在诸葛亮身上发现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觉得这个年轻人过于狂疏。比如诸葛亮对他刘表,面上恭敬有礼,实则甚少真心服膺,全没有荆州一众年轻士子对自己趋之若骛的巴结,他总是不远不近的疏离,恭维的话几乎听不见。

年少轻狂,历练太少,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刘表暗自不满地想着,他隐忍功夫学得好,心里惹了不愉,脸上还是带着笑,用了长辈的劝诫语气说:“年轻人,应有大志向,怎能一辈子做耕夫,终老林泉!”

“姨父教训得是!”诸葛亮谦谨地说。只是这一句话后,偏偏闭口不谈任职之事,好像很安然地接受了刘表的批评,然而就是不愿意改正。

刘表觉得恼火,可也觉得没必要生气,像这种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他见得多了,也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他干脆也把那事掩下,有一搭没一搭地扯了些别的闲话。

“主公!”门外铃下唤道。

刘表问:“何事?”

铃下趋步上前,在刘表近前小声说了些话,声音低到诸葛亮听不清,只见到刘表微微变了脸色。

铃下说完,退后一步,小声问:“主公见吗?”

刘表微皱眉头,慢慢把一杯水饮完,啜饮之间似在思虑什么极为棘手的事,半晌,才懒洋洋地说:“让他前厅等候。”

水杯一放,刘表从蒲席上起身,抬头看见诸葛亮也站了起来,便道:“我有客到,你先自便,晚些我再来见你。”

诸葛亮忙一拱手:“姨父事务繁忙,亮不叨扰了,先行告退!”

刘表听他意欲离开:“这般着急?难得来一次,用了晚膳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