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海上之盟(第3/7页)

天祚帝恨恨地说:“区区妇人,不要出言便是国事家事,你若再聒噪个没完没了,便把你打入冷宫,永世不得与朕见面!”

萧瑟瑟毫不畏惧地说:“臣妾蝼蚁之微,从头到脚,不足以玷污陛下的斧钺。而今斗胆冒犯天威,皆因小人弄权窃国,诋诬朝中贤良之臣,蒙蔽圣上,堵塞言路,遂使陛下身负拒谏之恶名于天下。徜若臣妾以区区贱躯,能换得陛下悔悟之心,虽死无悔,臣妾怎么能因惧怕被贬而不进谏呢!”

天祚帝大怒,他指着萧瑟瑟大骂道:“你不要自恃朕的宠爱,便有恃无恐,若不识相,朕便要拿你开刀问罪!”

天祚帝骂完便拂袖而去。

萧瑟瑟心里好不是滋味。自己好心劝谏,却招来了天祚帝的一顿责骂,一时忧从中来。

国难当头,萧瑟瑟希望天祚帝能够摒弃奸邪之辈,重用贤明之臣。并盼望国内早日出一个救国于危难之人,北面可以扫清女真之乱,打败不可一世的金兵,收复失地;南面可以稳定燕云的局势。焦虑之际,才情满腹的萧瑟瑟写下一首诗: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这时萧瑟瑟的儿子耶律敖鲁斡进宫来向母亲请安。他见母亲双眼蕴泪,面有戚色,遂问母亲为何如此伤心?萧瑟瑟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当今国政倾颓,天下烽烟四起,我大辽江山有累卵之危啊!”

耶律敖鲁斡听母亲如此一说,也是一声长叹,说道:“是呀,想我大辽当年五京环列,州县如星,现在却几乎丧失大半,金军焚杀抢掠,涂炭生灵,我大辽子民惨受战争之苦!为此,儿臣也是天天忧虑,食不知味,寝不安席呀!”

萧瑟瑟伤心地说:“女直反叛,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大辽国朝内没有治国的贤臣,疆场上没有御敌的良将,如果你父皇能够励精图治,君臣齐心,则金兵可破,复国有望!”

耶律敖鲁斡感慨万千:“母后说得对啊。可是儿臣听说宋朝已派人与金勾搭到一起,要联合起来一起攻打我朝,以取燕云之地,燕云乃我大辽军事重地,一旦失去,则中京危矣,你我母子就没有了安身之地。”

萧瑟瑟忧心忡忡地说:“你是当今皇子,如今又被封为晋王,复国大计就托付给你了,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力挽狂澜,扫除金虏,还我大辽朗朗乾坤。”

耶律敖鲁斡跪在地上说:“母后教育得对,儿臣都记住了。但愿有朝一日,儿臣能提枪跨马,收我大辽疆域,复祖宗万世之基业。”

萧瑟瑟伤心地说:“现在你父皇置朝政大事不顾,纵情玩乐,使朝野上下人心尽失。更让人忧虑的是,在这即将亡国的危急关头,你父皇忠奸不分,赏罚无章,大肆重用萧奉先等奸佞之辈,忠臣多被贬谪在外,以致民怨四起,不少的州县纷纷举旗叛乱。”

原来辽国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纷纷聚众起义。天庆七年二月,易州涞水人董才聚一千余人,起兵反辽,与辽兵大战于易水、奉圣州等地,而后转战于云、应、武、朔等州,成为一支反辽的强劲之军。董才还与北宋联络,北宋答应封他为“燕地王”,董才上表自号为“扶宋破虏大将军”。天庆八年,辽国山前诸路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乾、显、宜、锦、兴中等路粮食短缺,民众剥树皮充饥,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汉人安生儿、张高儿聚众二十万人起义,大批饥民都加入了起义队伍。安生儿在龙化州与耶律马哥率领的辽军大战,起义军兵败,安生儿战死。张高儿率众转战至懿州,与当地的霍六哥起义汇合。六月,霍六哥攻下海北州,又趋义州。好在不久前被奚王回离保剿灭。

耶律敖鲁斡长叹一声,说:“唉,奸臣萧奉先把持朝政,父皇被其蒙蔽,深受其害。昨天上朝时,萧兀纳老臣要求追究萧嗣先的兵败之责,与萧奉先两人争执了起来,险些酿成大祸!”

“怎么回事?”萧瑟瑟急忙问。

于是耶律敖鲁斡一五一十地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全说了。

“我们已经对不起萧兀纳了,因为他敢于直言进谏,被你父皇逐出朝廷,贬为辽兴军节度使。而后因‘犀角’之事,又被降为宁边州刺史。”萧瑟瑟伤心地说,“如果没有他,上京早就被耶律章奴攻破了。”

耶律敖鲁斡说:“是啊,宁江州一战,萧兀纳的孙子萧移敌蹇战死沙场,萧兀纳晚年丧孙,痛不欲生啊!”

萧瑟瑟又说道:“当年要不是萧兀纳老臣的保护,哪有你父皇的今天呐。他可是你父皇的救命恩人,当年耶律乙辛掌权时曾多次设计加害你父皇,都是萧兀纳设法保护了他的性命,并力主立你父皇为皇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