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死为聻

我曾经说过“鬼是饿不死的”,但饿不死并不等于死不了,所以鬼魂仍然存在着一个“死”的问题。前面提到的尺郭把鬼当饭吃,在人家肚子里被消化了,变成或实或虚的粪便,应该是死了吧。张巡号称斩鬼张天君,终南进士钟馗有《斩鬼传》,五猖神以杀鬼为事,既然被斩被杀,自然也是死了。所以民间本有鬼会死掉的观念,但那些算是“非正常死亡”,而且所说的鬼也未必皆是人鬼;人鬼的“自然死亡”大抵以“年久变小”含糊过去了。

在西方传来的轮回说中,鬼魂是无所谓死亡的。除了十恶大罪要下无间狱受无量苦之外,不要说人,就是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生物之魂都要各自投生六道。那时畜生转世为帝王(如隋炀帝即大老鼠转世)以及帝王转世为畜生的事也并不稀罕。至于下到地狱中受刑的鬼魂,那就更不会死了,因为要是能死,据说就太便宜了他。一些佛经对八大地狱和下属一百二十八个小地狱的酷刑都有极详尽的描写,锯断了,碾碎了,捣烂了,哪怕煮成肉粥,只要“业风”一吹,立刻恢复原形,然后接着受刑,罪魂求死而不得,还要以其痛苦之状给到冥府参观的人做反面教员。所以那种“一个不杀”的政策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值得让人感戴的。

但中国的鬼魂还是存在着死亡问题,虽然一直有些含糊,可是终究还是要说清楚的。最晚到了唐代,小说中已经反映了一种见解,即冥界的鬼也与阳间的人一样,是会“自然死亡”的。唐临《冥报记》中睦仁蒨问冥官成景曰:“鬼有死乎?”曰:“然。” 仁蒨曰:“死入何道?”答曰:“不知,如人知生而不知死。”鬼魂死了,却还要问死后的去处,可见那死与子产说的游魂如气散去并不是一事。子产说的结论是由有鬼而变为无鬼,而此时的见解则是鬼死而神存。既然鬼死后并不消失,为了避免扰乱社会,不给他们找个落脚地是说不过去的。

于是到了薛渔思的《河东记》,就杜撰出了个“周递数百里,其间日月所不及,经日昏暗,常以鸦鸣知昼夜”的“鸦鸣国”。 

又问曰:“鸦鸣国空地奚为?”二人曰:“人死则有鬼,鬼复有死,若无此地,何以处之?” 

这一见解很是干脆,摊开来讲就是:人死则有鬼,如果没有冥界,怎么安置这些鬼?鬼也要死的,如果没有另一个冥界鸦鸣国,又怎么安置死鬼的亡魂?至于这鸦鸣国,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意。鬼魂所在的冥间岂不已是“日月所不及,经日昏暗”吗?对于鬼来说,死后的生态环境竟然有“如归”之感,所不同者,只是以鸦鸣知昼夜而已。至于这地方的疆域,虽然并不怎么辽阔,但既是空地,短期内总是宽敞的。所以鬼死之后到了鸦鸣国,用现代的观念来理解,好像只不过是迁移到了一块殖民地。这发明真是浮浅得很。

《聊斋志异》中《吕无病》一篇,女鬼吕无病一夜奔波数千里,终于精力耗尽,“倒地而灭”,她丈夫为她建一个“鬼妻之墓”。因为她丈夫生在人世,这墓自然只能建在人间,但这只是个象征性的“衣冠冢”,并不能证明吕无病的魂灵就在人间。而《章阿端》一篇更是专门以鬼的死亡来编成的故事,人鬼相恋,常以鬼的复活结为团圆的收场,即使不能复活,人与鬼总还是能相恋的;但这篇以出奇取胜,用一个女鬼(戚生的妻子)的逃避转世成全了与戚生的人鬼婚姻,又用另一个女鬼(戚生的情人端娘)的再次死亡结成大悲剧,他们就是连人与鬼的相恋都不能实现了。

……如是年余,女(端娘)忽病,瞀闷懊,恍惚如见鬼状。妻抚之曰:“此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

“鬼死为聻”。既然鬼可以祟人,那么聻同样可以祟鬼,所以这聻实在让鬼可惧。于是人间的术士们就“远交近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倘若遇到为鬼所祟的事,那就向聻发出联盟的意向,请聻作祟以治鬼。此术最早见于金人韩道昭《五音集韵》卷七所引的《搜真玉镜》,云:“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

《搜真玉镜》是一种小学类的书,详情不知,但《五音集韵》是把唐人编的《广韵》和北宋人编的《集韵》拼合而成,所以此说最晚也应该始于北宋了。

但在此之前的唐代,对聻的解释却是另外一样,从记载上并没有“鬼死为聻”之说的。

唐时的民间好在门上画虎头,并书一“聻”字,用以驱除恶鬼。可是这“聻”是什么东西,说法大致有两种。其一是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说的“聻”字为“沧耳”二字的合文,原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