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东学党崩溃

1

第一军司令长官山县有朋在攻陷旅顺之前的11月3日,向大本营提出了征清三策:

第一策:在山海关附近登陆,占领进攻北京的桥头堡。也就是攻占旅顺的第二军进行第二次登陆作战。

第二策:控制辽东半岛,在不结冰的海岸设置兵站基地。

第三策:立即北进,攻克奉天。

他强硬地要求大本营立即采纳其中一策,然而大本营却命令就地“冬营”。因为在朝鲜之北的中国东北部,是严寒之地,在冬季,转移部队都十分困难,更何况打仗。战地的军官们大都反对冬季作战。第三师团长桂太郎也认为冬季作战是不可能的,只有山县大将一人跃跃欲试。

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在大本营主管陆军作战,他屈服于山县的进攻主张。

山县大将的理由是:无所作为的冬营会使士气低落,而敌人将休整补充,给明春进攻带来困难。

大山大将的第二军攻陷了旅顺,山县可能受到了刺激,11月25日下令进攻海城。

海城位于奉天西南约一百二十公里处,濒临沙河,是辽东半岛和奉天之间的要地。占领海城,可以威胁奉天,又可以开辟一条通向山海关之路。

山县大将的海城战役,即使把大本营的命令扩大解释,也超越了限度。从常识的角度讲,这是违反统帅部军令的行为。把一个战果赫赫的司令官以违犯军令为由撤职,实在不忍,但这么放任自流,他会更加独断专行,无法控制。怎么办呢?必须免职。不过,为山县大将的名誉着想,不能直接提出违犯军令罪。“因病”——更换出征中的军队最高首脑,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理由。伊藤首相奏请天皇。

朕久不见卿,今又闻卿罹病,不胜轸念。朕尤欲听卿亲述敌军全面状况,卿宜从速还朝奏之,钦此。

宣布这一诏书的是侍从武官中村觉中佐。明明没病,却被天皇说成有病,山县明白自己被罢官了。本应当剖腹自杀,但诏书又命令还朝上奏,至于违犯军令事却只字未提。

12月16日,山县返抵宇品港。停泊在港内的所有船只都张灯结彩。伊藤亲自从广岛来宇品迎接。曾为召还山县积极活动的川上操六中将也来了。在军乐队的吹吹打打中,山县大将被当作凯旋将军,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山县手触帽檐,面带微笑,向迎接的人们答礼。他心潮翻滚。

12月18日,山县在广岛大本营谒见天皇。当时报纸登载了天皇赐予山县大将的诏书,全文如下:

朕向闻卿在军中罹疾,不胜轸念。遣使慰问,且欲亲听敌情,命汝归朝。今面见汝疾趋于平愈,朕甚宽慰。因解现职,特列帷幄,卿其加餐,为朕翼赞谟猷。

解除了第一军司令官职务的山县,又被任命为“监军”了。不到三个月,他升为陆军大臣。原陆军大臣大山岩作为第二军司令官出征前线期间,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一度兼任陆军大臣。现在西乡免去兼职,专任海军大臣。

山县大将不当司令官了,但进攻海城的命令已无法撤销。在战争中,一旦下达了的命令,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奉命出战的正是同川上操六中将一起活动,撤山县职的桂太郎中将。

海城在12月13日陷落,第三师团乘胜追击。在缸瓦寨激战中,日军损失近四百人,总算攻克,然后又撤回海城。清军向海城发动了五次反攻,桂太郎的第三师团苦战抵抗。反攻海城日军的是四川提督宋庆。日军被困在海城,势单力薄。大本营想放弃海城,整顿战线,但当上监军的山县大将坚决反对。他是害怕得出“山县的作战计划是错误的”的结论。

山县归国后,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行为被外国报纸揭露了。尽管有众多的外国目击者,可陆奥外相硬是佯作不知。

侵华作战由山县大将的第一军和大山大将的第二军进行。山县大将刚刚被解职,再为旅顺之事追究大山大将的责任,两个司令官就都被撤掉了。

那时,日本有四名陆军大将,其中两人是皇族,所以实际上等于只有山县和大山两名。两人都被解职,势必影响士气。这次是拼着国运发动的战争,可不能那么做。

日本政府任命野津道贯中将为后任,接管第一军,表面上总算没露出破绽。战争依然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