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丰岛海战的消息传到东京,是三天后的7月28日。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似乎比日本早一天,是7月27日。

这一天,李鸿章向总理衙门发电报报告:

查华、日现未宣战,日船大队遽来攻扑我巡护之船,彼先开炮,实违公法。

损失了大约一千增援官兵,李鸿章十分沮丧。简直是一次惨败,一次意料之中的惨败!

在吨位方面,“吉野号”“秋津洲号”“浪速号”三舰合计为一万一千吨,而“济远号”“广乙号”两舰合计才三千三百吨。在时速方面,日本舰均在十八海里以上,而清舰则不到十八海里。另外,日本舰配备速射炮,而清舰没有,普通舰炮射出一发的工夫,速射炮能射出八发。

所谓意料之中的惨败,是因为李鸿章事先清楚这些装备上的差距。

避免不了战争,就尽快地结束战争。

——李鸿章还没有宣战,却已经在反复考虑停战了。

丰岛海战使日本国民欣喜若狂。

“陆军方面日本占上风,但海军可就不一定了。像‘定远号’和‘镇远号’那样的铁甲舰,中国多得很啊!”这是当时一般日本人的想法。那次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访日,口称友好,却也不无示威之意。日本民众看见铁甲巨舰,都自叹不如。至于它的底细——主炮的炮弹只有一发或两发,他们是全然不知的。

照例,对国内的报道又是说日本方面先遭敌舰炮击,不得已而应战。

7月29日的《时事新报》报道:

据釜山来电:25日晨七时,于丰岛附近,清舰开炮挑衅,我舰立即还击应战。击沉其运输一千五百名官兵之运输船一只,俘获军舰“操江号”,“济远号”逃回中国,“广乙号”遁向朝鲜东海岸。

所担心的海战获得了胜利,人们自然要兴高采烈。

日本国民喜气洋洋,可外交大臣陆奥宗光却心情紧张地盯着电报,喃喃地说道:“东乡啊,你好大胆子!……在这种时候……”

“浪速号”把英轮“高升号”击沉了。不论情节如何,总之是日本军舰击沉了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凭外交官的直觉,陆奥知道“这件事不可能轻易了结”。

在详细报告送达以前,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在《蹇蹇录》中,似乎陆奥异常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实际上,一时间他可真有点儿动摇了。开战的急先锋陆奥接到“高升号”事件的消息后,马上写信给伊藤首相:

如有必要,亟应奏请陛下圣裁。大兵增发之事,宜予暂缓,不知可否?窃不胜忧虑,谨奉书以闻,尚希定夺。

英国干涉是不可避免的了,日本目前应谨慎。陆奥想以暂缓增援来表示日本的谨慎。伊藤首相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提议,说:“事已至此,难以变更。”

伊藤远比陆奥镇静从容。

陆奥宗光在《蹇蹇录》中只字未提他自己的一时动摇。不消说,在个人的回忆录之类当中,这种事情太多了。他只是说:

丰岛海战中,我军舰将挂有英国国旗之运输船击沉。窃以为此种意外事件,必将惹起日、英两国间极大纠纷。众人深以为惊骇,或曰,应不迁延时日,予英以令其满意之补偿。

陆奥咬牙切齿地骂道:“东乡这个浑蛋!”

但是,东乡大佐已采取了周到的措施。被救起的英国船长和高级船员们到达佐世保镇守府后,果然对日本方面大为有利。

法制局长官末松谦澄亲赴佐世保调查,结论为日本方面并无过失,没有赔偿义务。根据是:

一、“浪速号”在日、中两国业已交火之后,向“高升号”行使了“交战者”权利。

二、“高升号”属于英籍船只,但在事变之中,船长被夺去行使职权之自由,船由清军军官控制。就是说,英船“高升号”当时被清军军官所劫夺。

三、“高升号”船主与清政府订有契约:一旦开战,该船即交付清政府。

阳历7月28日(阴历六月二十六日),这天是清光绪帝的生日。光绪帝接受了群臣的祝贺,赐宴后在宁寿宫演了戏。虽然是狂风骤雨、瞬息万变的时刻,宫廷里依然是一片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