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青年离去

1

“依靠英国。”

——关于朝鲜问题,伊藤首相定下了这样一个基本方针,俄国的干涉摆在眼前,作为对策,只有依靠英国势力。

清廷对朝鲜的宗主权,英国不但承认,甚至还希望加强。不谙中央气氛的大鸟公使,竟想把宗主权作为开战的契机,结果与东京之间发生了龃龉。

这时,清政府内部也有了摩擦,李鸿章派和反李鸿章派之间在朝鲜问题上也存在意见分歧。

在中、日两国纠纷中,驻汉城的清廷代表袁世凯那独特的政治嗅觉也不灵了。对自己的政治嗅觉,他本来很有自信,如今不灵了,不禁感到非常焦虑。此时他也开始出现头疼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头疼,天津的李鸿章也不例外。

李鸿章确实是国政的一把手,然而,处于封建专制政体之下,如果得不到专制皇帝的信任,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这时的专制皇帝,应该说是西太后。李鸿章同她的关系很融洽,所以迄今为止办事还算顺利。

西太后今年六十岁。

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四岁即位,西太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摄政,是实际上的女皇帝。

这一年是光绪二十年,皇帝已满二十三岁。人们都认为:西太后的摄政时代无论如何该结束了,当今皇上的亲政时代即将来临。

西太后年轻时,大臣们都拜伏在她的面前,连梦里也不敢反抗她。但是,时代在缓慢地、不断地变化着。

“我该引退享享清福了。”西太后从很早以前就这么说。

于是,她大兴土木,修造颐和园万寿山,作为养老游乐之所。

表面上,五年前光绪帝结婚时,她就已经把大权交出。其实,这五年间,丝毫不见西太后的政治影响有所减弱,依然继续着西太后的时代。

李鸿章深得西太后信任,掌管国事。但政界的斗争是残酷而复杂的,也存在反李鸿章派。这些政敌自然反感西太后,但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这样一来,矛盾更集中在李鸿章身上。

随着光绪帝长大成人,帝党形成了。

当时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和礼部尚书李鸿藻等人是帝党的主要成员。

在中国,同一辈的兄弟,名字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李鸿藻和李鸿章,很容易被看作兄弟,其实,他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李鸿藻是河北高阳人,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的弟兄之间,通用的不是“鸿”字而是“章”字。曾任四川、湖广、两广总督的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而李鹤章是他的弟弟。

翁同龢是咸丰六年(1856年)的状元。他的学识被看中,担任了光绪帝的老师。他与光绪帝有这样的个人关系,自然就成为帝党的核心人物。

帝党的另一根台柱李鸿藻是比翁同龢早四年的进士。这一年本来不是会试之年,但开了一场恩科。李鸿藻曾担任同治帝的老师。

另外,还有一个甲午年(1894年)的状元——“壬午军乱”时作为吴长庆的幕僚去过朝鲜,与袁世凯也有厚谊的张謇。虽然他四十二岁才考中进士,出头较晚,但成绩卓著,很快就当上翰林院编修。他加入翁同龢派,甲午战争之前充当帝党的参谋。

张謇曾去过朝鲜,因此被认为是朝鲜通,帝党经常征求他的意见。在朝鲜问题上,他一贯是强硬派。

皇帝被强硬派所包围,而且正当年轻气盛之时,所以一开始就倾向于主战论。

西太后属于软弱派,这并不是因为她掌握了现实情况,而是想把自己的六十寿诞过得平安些,她赞成李鸿章动员列强出面干涉日本的方针。

不战而使日本从朝鲜撤兵,是再好不过的。但是,李鸿章这个人偏偏放着最有效力的英国不用,而期待俄国的干涉,岂非天大的失策!

日本的外交方针是依靠英国,如果英国方面加强压力,那么,日本或许能改变政策。就连主战派的急先锋陆奥外相也反对以英国所承认的宗主权问题为开战的借口。

可惜,对于这一情况,清政府的中枢机构却不曾察觉,很可能是情报渠道在某处堵塞了。

据《德宗实录》记载,光绪帝命令李鸿章调查军备情况,是在阴历五月二十九日(阳历7月2日)。李鸿章复奏:“北洋铁、快各舰,堪备海战者仅八艘,须支出军费二百万两,及至三百万两。”

光绪帝接到奏折,不禁大怒。

“你长年监督海军,前次报告海军演习情况,不是说备战充分吗?而今说什么堪备实战的只有八艘,是何居心?你究竟练了多少兵?”

光绪帝的谕旨是严厉的斥责。同一天,皇帝给刘铭传发电报,命他上京参谒。

刘铭传是李鸿章的直系人物,因镇压捻军有功,被任命为台湾巡抚,去搞台湾的近代化。中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就是在台湾,从基隆经台北到新竹的铁路,这时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