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言第七(第2/4页)

1937年,哲学家杜威领导了一个旨在调查当年莫斯科大审判真相的委员会,托洛茨基对委员会作过如下表白:“我的生活经历既不乏成功,也不乏失败,这不仅没有毁掉我对光辉灿烂的人类未来的信念,反而使它更强烈了。这是对理性、真理、人类和谐的信念,我在18岁时就抱着这一信念。”

在纳粹德国发动入侵波兰战争之前,戈培尔操纵宣传机器煽动战争狂热。《柏林日报》大字标题警告:“当心波兰!”《领袖日报》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十二点钟报》报道波兰人攻击3架德国客机。《人民观察家报》:“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邓尼茨为希特勒欣赏,他最初只是个少将,但五年内就被元首提升为海军元帅。1943年,元首又任命邓尼茨为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也对希特勒无比崇拜,狂热忠诚,他说过:“凡是自认为比元首强的人都是白痴。”

有传奇制片人之称的刘易斯·梅耶和电影明星的关系十分微妙,电影明星们都很害怕他。他曾经对一个明星怒吼:“我造就了你,我也可以毁了你!”

“二战”开始,在跟墨索里尼会晤时,希特勒破口大骂西班牙人,因为他们参战的要价是40万吨粮食和相当大数量的煤油。希特勒说,当提到偿还的问题时,弗朗哥竟有脸回答说:“这是一个将理想和物质相混淆的问题。”希特勒非常生气,因为弗朗哥竟将他说成是个“渺小的犹太人似的,为人类最神圣的东西进行讨价还价”!

十月革命以后,别尔嘉耶夫创建了“自由精神文化学院”,在各种研讨班上讲授自己的理论,并一度担任过莫斯科大学历史和哲学系的教授。1921年,他因涉嫌“策略中心”案而被捕,经审讯后,被释放。次年夏天,他再度被捕,并被驱逐出境,理由是别尔嘉耶夫“已经不可能转向共产主义信仰”。

卡夫卡把他《乡村医生》一书献给了父亲。当他的父亲接受这本书时,只说了这么一句:“放在桌上吧。”

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任日本内阁首相。此前,他发表宣扬法西斯精神的“战阵训”,强调日军士兵“命令一下,欣然赴死”、“不自由应思为常事”。11月初,以东条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11月中旬,东条在临时议会上发表战争演说,号召国民节衣缩食,声称“一亿国民齐上阵”。

1948年6月,费雯丽和丈夫奥利弗抵达澳大利亚。夫妇发生了几次争吵,有一次,费雯丽拒绝上台演出,奥利弗打了她一巴掌,费雯丽给予还击并咒骂他,直到她走到舞台上。在巡回演出结束后,两人都精疲力竭并且身体不适,奥利弗对人说:“你也许不知道,你在和一对骨瘦如柴的人说话。”后来他承认他在澳大利亚失去了费雯丽。

美国政治家杜威曾计划竞选总统,这给了黑帮头目卢西安诺一个机会。他托人捎话给杜威:“如果你竞选总统,我就提出上诉。人们会知道你如何唆使证人作伪证,妨碍司法公正。过去我这样干过,但没成功。现在不同了,媒体愿意刊登任何攻击总统候选人的消息。”卢西安诺还语带双关地威胁说:“踩在一个流氓背上爬上州长宝座是一回事,如果你还能踩着我的背当上总统,而不给我一点好处,我就不是人养的!”

有一位正统的苏联画家被介绍与毕加索见面时说:“我早已知道你是一名不错的共产党员,但恐怕我不喜欢你的绘画。”“我也想对你这样说,同志。”毕加索回击道。

尼赫鲁曾同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勋爵有过一场争论。尼赫鲁对勋爵说:“如果十年以后印度不能独立,我愿下地狱。”勋爵回答说:“噢,您没有任何危险,我在世的时候,印度不会独立,尼赫鲁先生,您在世的时候也不会。”

在戈林访问罗马的这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封私函,力劝他们保证在10年之内,“或者,如果我们看得更远一些的话,甚至在25年之内”不再进行侵略。意大利这位领袖对此不屑一顾,最初拒绝看这封信,后来加了个蛮横的批语:“小儿麻痹症的后果!”

“二战”后,戈林被关押起来。一次,在美国精神科医生对戈林诊病时,戈林对他讲:“虽然我现在是纳粹的第一把交椅,但我不怕任何危险了!请你转告安德烈上校,他有幸与我们这些历史人物相处在一起,是他一生的骄傲!”

哈耶克组织的“朝圣山”学社,名字很难确定,章程不易出台,观点的交锋亦激烈。在一次开会讨论时,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而米塞斯因为有人支持政府干预收入再分配愤而退出会场,他说:“你们都是一群社会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