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第四(第2/7页)

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在他的豪华牧场里服用过量吗啡自杀,终年40岁。他曾说最喜欢诗人郎费罗的句子:“在命运的闷棍之下,我流血了,但绝没有低头。”

1917年9月27日,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他一生未婚,他说他只有一颗心,只能献给艺术:“一边是爱,一边是工作,而心只有一颗。”“当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我曾何等地勤奋工作过。”

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身患绝症期间被进攻巴黎的德军炮弹炸死,他曾自称为“法兰西作曲家”。他说过:“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1919年1月6日,西奥多·罗斯福在自己的居所内平静地离世,享年60岁。他的儿子给亲友们发电报说:“老狮子去世了。”

1920年6月14日,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逝世。雅斯贝尔斯对其评价较为独到,他认为,韦伯是一位集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尽管由于命运和环境的作弄,他没有在政治方面享有显赫的地位,但毫不减损他杰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伟大就像一个没有手的拉斐尔,没有功绩但有无限的潜力。”

1921年2月8日,克鲁泡特金在莫斯科逝世,成千上万的人打着无政府主义的黑旗为他送葬。为了纪念他,苏联政府将远东的一座城市命名为“克鲁泡特金”。他一生公正无私,胸怀坦荡,从不计较权力和物质利益,受到许多人的敬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价他在生活中实现了托尔斯泰追求的理想,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他是自己见到的仅有两位真正快乐的人之一。

1922年8月2日,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口诉他研究的结果,让妻子记录下来。由于他的语速很快,他的妻子无法跟上,便请求他说话慢一点,不要着急。但他马上反对说:“必须要快。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实在太少,而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他的遗体安葬在布列塔尼角岛的一座山顶上,他的墓穴直接凿造在山顶的岩石里。在他下葬的那一天,全北美大陆上的电话都停止使用一分钟。

1923年2月10日,物理学家伦琴逝世。他发现了X射线,蜂拥而至的企业家曾想出高价购买专利,他说:“我的发现属于全人类……”他没有申请专利权。

1924年2月3日,伍德罗·威尔逊去世了。这个梦想破灭的、备受创伤的人临终前告诉一位朋友:“我是一部破损的机器。当机器破损时……”

1925年10月31日,在手术30个小时后,苏联红军统帅伏龙芝死于心脏麻痹,年仅40岁。他曾患有胃溃疡,经过食疗后基本没有复发过,他不想做手术,但是医生和斯大林坚持让他去做手术,说这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胃溃疡。他真的一劳永逸了。

1926年12月29日,里尔克因白血病逝世。他的最后一首诗是:“来吧你,你最后一个,我所认识的,肉体组织的无药可救的痛楚。”

1927年9月14日,现代舞蹈创始人邓肯围着的长围巾突然卷进汽车轮子里,飞旋的车轮当场把她勒死,时年49岁。她将她的盲目模仿者们批评为“与我的各种思想背道而驰”,她在临死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再见了,我的朋友们!我将要走向光荣。”

1928年2月4日,洛伦兹去世。为了悼念这位荷兰近代文化巨人,举行葬礼的那天,荷兰全国的电信、电话中止三分钟。世界各地科学界的著名人物参加了葬礼。爱因斯坦在洛伦兹墓前致辞说:洛伦兹是“我们时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

1929年9月29日,田中义一患心肌梗塞死去。另有一种说法,说他死在女人的肚子上。他的名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1930年7月7日,作家柯南道尔爵士去世,他因其“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作品而闻名。他的墓志铭是:“真实如钢,耿直如剑。”

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送女友波隆斯卡娅回剧院,他微笑着对她说:“我给你打电话。你有坐出租车的钱吗?”波隆斯卡娅说没有,马雅可夫斯基给了她20卢布。波隆斯卡娅刚走出房门,屋里响起枪声,马雅可夫斯基自杀了。诗人说过:“生活之舟已经搁浅……”

1931年8月1日,爱迪生身感不适。8月4日《纽约时报》刊登的医疗公报称:“爱迪生先生就像在危险丛生的海峡中航行的一条小船,也许能安全通过,也许会触礁。”10月13日爱迪生撞上了“暗礁”,并陷入昏迷。临终前,他曾清醒过一会儿。“那边真美!”他说。1931年10月18日,爱迪生逝世,终年84岁。为了纪念爱迪生,1931年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8点59分,芝加哥的有轨电车及高架地铁停止运行;从密西西比河流域到墨西哥湾陷入了一片黑暗;纽约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于9点59分熄灭。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