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 字(第4/5页)

石拓为印刷之原,事更明白。《隋志》有《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注》云:梁有三卷。《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注》云:粱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注》云:梁有《毛诗》二卷,亡。《一字石经仪礼》九卷。《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注》云:梁有一卷。《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注》云:梁有二卷。《一字石经典论》一卷。《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注》云: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经尚书》五卷。《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注》云:梁有十二卷。云:“后汉镌刻石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直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半。至隋开皇六年(586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征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此拓本之最早者,不知其在何时,然亦必甚早也。卡德氏言敦煌所得《金刚经》,木刻外又有石刻一种,系柳公权书。则雕版之外,并曾刻石以事印刷矣。

铜版之作,世以为起自高丽。卡德氏云:《高丽史·百官志》:恭让王四年(1392年),置书籍院,掌铸字印书;为高丽铜制活字见于记载之始。恭让王四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也。至孝宗弘治间,其术乃传入中国,无锡华燧用以印书。邓嗣禹云:“《经义考》卷二百九十三载阳守陈之言曰:魏太和中有石经,晋天福有铜版九经。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亦曾及天福铜版本。”则其术亦出中国矣。或铸为活字,始于高丽耳。印章本兼用金石,雕版外既可刻石以事印刷,自亦不难 及于铜也。特其为用,皆远不能如雕版之普遍耳。

印刷初兴时,手写之事,仍不能废。《旧书·令狐德棻传》:“武德五年(622年),迁秘书丞。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新书·艺文志》云:贞观中,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旧书·文苑传》云:太宗命秘书监魏征写四部群书,将进内贮库。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征改职之后,令虞世南、颜师古等续其事。高宗初,其功未毕。显庆中,罢雠校及御书手,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庸。择散官随番雠校。《职官志》:门下省、秘书省、史馆、著作局、司天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多有楷书手、拓书手、书直、装书直、装潢直、造笔直、熟纸匠等人。《阳城传》云: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足见缮写为用之广。私家藏书亦然。《李袭志传》:弟袭誉,凡获俸禄,必散之宗亲,其余资多写书而已。及从扬州罢职,经、史遂盈数车。《李大亮传》:在越州写书百卷,及徙职,皆委之廨宇;其事也。《萧铣传》:少孤贫,佣书自给。《王琚传》:琚与王同皎善。同皎败,变姓名诣江都,佣书于富商家。主人后悟其非佣者,以女嫁之。《儒学·王绍宗传》:家贫,当佣力写佛经以自给。每月自支钱足即止。虽高价盈倍,亦即拒之。皆贫生之佣书自给者也。不徒藏庋,即流通者亦多出手写。《新书·杨玚传》:从父兄晏,精《孝经》学。尝手写数十篇,可教者辄遗之。《旧书·白居易传》: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是也。欧《史·和凝传》,言其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版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盖自刻文集之事,其时尚属罕见也。

尸刻书之大名者为冯道,则以印刷术未兴时,藏书事甚艰难,名著巨籍,惟公家若大有力者为能致之,而道首以官力印卖九经故也。薛《史·唐明宗纪》:长兴三年二月,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道传》云:唐明宗时,以诸经舛缪,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刻石经,雕为印板。后进赖之。《册府元龟》云:“后唐宰相冯道、李愚重经学。因言汉时崇儒,有三字石经,唐朝亦于国学刊刻。今朝廷日不暇给,无能别有刊立。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乃奏闻。敕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经注。”此事至周广顺三年(953年)而后成。《通鉴》记其事云:长兴三年二月,初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注》云:“印卖九经始此。”广顺三年六月,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传布甚广。时人重视此事之故,可以概见。《石林燕语》引柳玭《家训序》曰: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云:《唐书·艺文志》:《柳氏训序》一卷,柳玭撰。《郡斋读书志》:《柳氏序训》一卷,唐柳玭序其祖公绰已下内外事迹,以训其子孙。并与此书名不合。见《文澜学报》第二卷第二期。“中和三年(883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予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可为道言吴、蜀印板不及经典之证。盖经典校定甚难,而其书为世所重,同异之间,虑遭攻击,故非承敕命由学官主其事,则莫敢为之也。若谓资本不足,自可逐渐雕刻。一经之字数,未必逾于字书。当时学者无不读经,其销路亦必不劣于字书也。《挥麈录》云:“毋昭裔贫贱时,尝借《文选》于交游间。其人有难色,发愤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者。后仕王蜀为宰相,遂践其言。印行书籍,创见于此。事载陶岳《五代史补》。后唐平蜀,明宗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放其制作,刊板于国子监,为监中印书之始。”王国维《五代监本考》辨之云:“昭裔相蜀,在孟昶明德二年(935年)。后唐清泰二年。至广政十六七年,尚在相位。仲言谓其相王蜀,已非事实。其刊《文选》在相蜀后,自不得在长兴之前。刊九经则更在其后。《孔平仲珩璜新论》云:周广顺中,蜀毋昭裔请刊印板九经。《通鉴》载昭裔开学馆,刻九经,在广政十六年(953年),即周广顺三年,正田敏九经板成之岁,昭裔所作,当放其制。元《注》:“此即蜀本大字九经,非蜀石经。晁子正说《蜀石经尚书》若网在纲,并作纲字,与田敏本合。蜀石本之刻在木本之先,已同监本,木本刊于监本成后,当放监本无疑。”按《宋史·儒林·敏传》云:“敏虽笃于经学,亦好为穿凿。所校九经,颇以独见自任。如改尚书若网在纲为若纲在纲。又《尔雅》椴木槿,注曰日及,改为白及。如此之类甚众,世颇非之。”近人或广仲言之说,谓蜀本九经,先于监本,尤乖事实。”然则印卖九经,果当以道为首矣。王国维又云:“唐石经专刊经文,监本则兼经注。监本是非,世无定论,与《开成石经》略同。然写本岐误,究甚于刻本。《封氏见闻记》谓经籍年代寖久,传写不同。开元以来,省司将试举人,皆先纳所习之本。文字差讹,辄以习本为正。义或可通,虽与官本不合,上司务于收奖,即行放过。至天宝十年(751年)颁字样,始停纳习本。元《注》:“此条在卷二石经条前,冯已苍钞本有之,刻本所无。”知唐时写本经传,致不画一。今日所传唐写本,足以证之。自《开成石经》出,而经文始有定本,自五代监本出,而注文始有定本。虽文字不无差讹,然比之民间俗本,固有优无绌。田敏等校订之勤,与整齐划一之功,究未可尽非也。”开成仅刻经文,而长兴能刊经注,亦刻木易于刻石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