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北诸国(第5/6页)

自渤海盛强,靺鞨与中国久绝,至五代之世,乃复频来。欧《史·四夷附录》云:同光二年(924年),黑水兀儿遣使者来。其后常来朝贡。自登州泛海出青州。明年,黑水胡独鹿亦遣使来。兀儿、胡独鹿,若其两部酋长,各以使来,而其部族、世次、立卒,史皆失其纪。至长兴三年(932年),胡独鹿卒,子桃李花立,尝请命中国,后遂不复见云。同光二(924年)、三年(925年)之使,新旧《史·本纪》亦记之,而不言其酋长之名。三年(925年)之使,则记其与女真皆至。《旧纪》天成四年八月,又有黑水朝贡使郭济等率属来朝。新旧《纪》长兴元年二月,皆载兀儿遣使来贡。显德六年正月,《新纪》书女真使阿辨来,《旧纪》则但载其遣使贡献,而不言使者之名。

室韦,欧《史·四夷附录》无传。《旧唐书·刘全谅传》云:父客奴,由征行家于幽州之昌平。今河北昌平县。少有武艺。从平卢军。开元中,有室韦首领段普恪,恃骁勇数苦边。节度使薛楚玉,以客奴有胆气,令抗普恪。客奴单骑袭之,斩首以献。《新书·全谅》附《董晋传》。又《范希朝传》:除振武节度使。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陵犯为盗。日入慝作,谓之刮城门。居人惧骇,鲜有宁日。希朝周知要害,置堡栅,斥候严密,人遂获安。《新书·藩镇·卢龙传》:奚数犯边,刘济击走之。穷追千余里,至青都山,未详。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旧五代史·契丹传》言钦德役属室韦,已见前。《庄宗纪》:天祐十五年(918年),梁贞明四年。大阅于魏都,有奚、契丹,室韦、吐浑之众。又《张敬珣传》:天成二年(927年),授大同节度使,招抚室韦万余帐。此等皆其南徙近边者。其居故地者,盖与中国无交往,故史官无所纪录。

突厥,欧《史·四夷附录》云:唐末为诸夷所侵,部族微散。五代之际,尝来朝贡。同光三年(925年),浑解楼来。天成二年(927年),首领张慕晋来。长兴二年(931年),首领杜阿熟来。天福六(941年),遣使者薛周海来。凡四至:其后不复来。然突厥于时最微,又来不数,故其君长,史皆失不能纪。《附录》所记,《本纪》亦皆载之。惟同光三年(925年),《纪》于二月书突厥浑解楼、渤海王大 撰皆遣使来,十月,又书奚、吐浑、突厥皆遣使者来,则是年似有两使;又《纪》言浑解楼遣使,则浑解楼是其酋长之名,《附录》言浑解楼来,则似是其人自至;又张慕晋之来,《纪》在天成三年(928年),为不合耳。《旧纪》:同光三年二月,书突厥、渤海国皆遣使贡方物。十月之使则不书。张慕晋作张慕进,其来亦在天成三年。长兴二年之来,《旧纪》不书,而四年正月,书突厥来附。天福六年(941年),但书突厥遣使朝贡,事在七月,不言使名。《旧史·晋高祖纪》:秦王从荣奏:北面奏报:契丹族移帐近塞,吐浑、突厥,已侵边地。戍兵虽多,未有统帅。宜命大将一人,以安云、朔。高祖缘此,乃得出镇河东。此等皆其零星部族之并塞者。其较远者,则胡峤所云单于突厥、牛蹄突厥也,见下。

沙陀,殆已尽入中国,而高居诲行记,谓甘州南山百余里,汉小月支之故地也,有别族,号鹿角山沙陀,云朱邪氏之遗族也,则其迁徙未尽者。《旧史·氏叔琮传》:晋军攻临汾,叔踪于军中选壮士二人,深目虬须,貌如沙陀者,令就襄陵县今山西襄陵县。牧马于道间。蕃人见之不疑。二人因杂其行间。俄而伺隙,各擒一人而来。晋军大惊,且疑有伏兵,遂退据蒲县。今山西蒲县。则沙陀之状,为深目虬须,亦西胡种也。《本纪》:同光二年七月,幸龙门之雷山祭天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从北俗之旧事也。天成二年六月,幸白司马坡祭突厥神,白司马坡见第四章第三节。从北俗之礼也。十一月,祭蕃神于郊外。晋少帝即位,往相州西山扑祭,用北俗之礼也。北俗虽不可征,要必与突厥相近。《新史·伶官传》:敬新磨常奏事殿中。殿中多恶犬,新磨去,一犬起逐之。新磨倚柱而呼曰:“陛下毋纵儿女啮人。”庄宗家世夷狄,夷狄之人讳狗,故新磨以此讥之。庄宗大怒,弯弓注矢将射之。突厥自谓狼种,沙陀殆自谓犬种欤?

以上所述,皆北族之近中国者。其距塞远处,是时情状,殊为晦盲。胡峤者,同州郃阳县令,今陕西郃阳县。为萧翰掌书记,随入契丹。在虏中七年,周广顺三年(953年)乃亡归。撰所见为《陷虏记》。欧《史·四夷附录》载之。今录所记自契丹以往之情形如下,亦可见是时北荒之大概也。峤所记云:距契丹国东至于海,今辽东湾。有铁甸。其族野居皮帐,而人刚勇。其地少草木。水咸浊,色如血,澄之久而后可饮。又东女真,善射,多牛、鹿、野狗。其人无定居,行以牛负物。遇雨则张革为屋。常作鹿鸣,呼鹿而射之,食其生肉。能酿糜为酒。醉则缚之而睡,醒而后解。不然则杀人。同光、显德中来者,当即此女真。又东南渤海。渤海旧地未属契丹者。又东辽国。盖辽阳附近之地?亦未属契丹。皆与契丹略同。其南海曲,有鱼盐之利。又南奚,与契丹略同,而人好杀戮。此东奚也。又南,至于榆关矣。西南至儒州,皆故汉地。西则突厥、回纥。前所述来朝贡之突厥及与女真、室韦侵契丹之回鹘当即此。西北至妪厥律。其人长大,髦头。酋长全其发,盛以紫囊。地苦寒。水出大鱼,契丹仰食。又多黑、白、黄貂鼠皮,北方诸国皆仰足。其人最勇,邻国不敢侵。又其西,辖戛。疑黠戛斯之东徙者。又其北,单于突厥。皆与妪厥律略同。又北,黑车子。善作车帐。其人知孝义,地贫无所产。云契丹之先,常役回纥,后背之,走黑车子,始学作车帐。又北,牛蹄突厥。人身牛足。其地尤寒。水曰葫芦河。夏秋冰厚二尺,春冬冰彻底,常烧器消冰,乃得饮。东北至袜劫子。其人髦首,披布为衣,不鞍而骑,大弓长箭,尤善射。遇人辄杀而生食其肉。契丹等国皆畏之。契丹五骑,遇一袜劫子,则皆散走。疑即元世之蔑儿乞。其国三面皆室韦。一曰室韦。二曰黄头室韦。三曰兽室韦。其地多铜、铁、金、银。其人工巧,铜铁诸器皆精好。善织毛锦。地尤寒,马溺至地成冰堆。又曰:契丹尝选百里马二十匹,遣十人赍干 北行,穷其所见。其人自黑车子历牛蹄国以北,行一年,经四十三城。居人多以木皮为屋。其语言无译者,不知其国地、山川、部族名号。其地气,遇平地则温和,山林则寒冽。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铁甸语,其言颇可解。云地名颉利乌干邪堰。云自此以北,龙蛇猛兽,不可往矣。其人乃还。此北荒之极也。此人盖抵今西伯利亚南境。自此以北,则微特此人未至,即告之者亦不知也,皆想象之辞耳。《楚辞·招魂》所言,正是如此。参看《先秦史》第十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