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御膳的奥秘(第4/7页)

贡荔枝,由福建等地进贡,有鲜荔枝和荔枝干。产地距北京达三四千里之遥,运输过程十分不易。但自雍正年间至道光年间,从未间断过,达百年时间。进入宫廷的鲜荔枝,皇帝要赏给每位后妃,即使每次不过只有1颗,已属不易,后妃们更多食用的则为荔枝干,有时赏有数瓶之多。

贡普洱菜,由云南进贡,每年五月端午节进贡最多,终清一世,皇帝不仅自己享用,还大量赏人。

贡黄茶、芽茶,由浙江进贡,其中,上用黄茶每年28篓(每篓百斤),内用黄茶92篓,芽茶2000斤。

南果子,由广东进贡。广东官员为迎合皇帝的喜好,大量进贡时令水果,主要有荔枝、桂圆、甜橙、酸橙、香柚、椰子等。由于水果不易长期保存,因而不可能建立大件档案,只见于小型贡典之中。

此外,还有出巡进贡和西洋进贡等。

出巡进贡。皇帝出巡,排场很大,地方官多有进贡。除去奇珍及地方特产之外,进贡食用品是地方官的当务之急。皇帝出巡时,所用食物出自内帑,并将宫中所带食物赏给地方,如:鹿肉、糟鹿尾、糟野鸡、马奶酒等。地方官也要极尽心力,进奉美食,以取悦帝王、后妃。如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南巡时,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乡绅即进献长生果、樱桃肉、烛酒、荤素蜜饯、小菜、果点等物;而在天津,则有新雨前茶、鲜毛笋、糟火腿、糟鸭、糟油等物。

西洋进贡,也是清廷贡物的来源之一。创立于康熙盛世的广州十三商行充当了这一角色。除了进贡西洋的奇巧之物如珐琅、鼻烟、钟表、仪器、玻璃器、金银器等外,对南洋水果等海外美食也多有进贡。尤其是嘉庆帝偏爱南洋热带水果,便下旨广东督抚、粤海关监督采买进贡。

……

尽管各处进贡东西很多,但仍不敷使用。清廷还要责成内廷向户部支银每年达3万两之多,向各地购买。宫廷档案留下了不少这样的记录。

美食不如美器

皇帝不仅要享用天底下最好的食品,还要使用最好的食具,才与美食相配。毫无疑问,皇家美器,显得比美食更重要。

乾隆说过,美食不如美器。精美迷人的食具、餐具确实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提升人们的食欲。清宫廷的美食餐具追求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力图通过精美而至尊、至荣、至崇的食具来体现皇帝与皇权的至高无上,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所以,其御膳美器体现出装饰性、华贵性、夸耀性等特点。

宫廷所用食器,多为金银、玉石、象牙等高级质料,由专门作坊制作。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皇家食器豪华,非金即银。但是,满洲朴素的生活习俗并没有完全摒弃。顺治帝时,中宫皇后不知节俭,所用食器如果不是金银,就要大发雷霆,顺治帝以此为借口,将其废掉。

为了保障皇家食器精美,皇室精心安排。不仅委托造办处,打造相关精美的食器,比如珐琅器,还要钦定御用窑厂,专门为皇家烧造精美瓷器。比如景德镇官窑,不仅日常承办皇家瓷器烧造,还要在重大节日比如万寿节打造专门名款的特殊瓷器。其中,也成就了很多陶瓷艺术大家,比如唐英,他以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烧造出无数精美的瓷器,深得雍正、乾隆的嘉许,他主持的窑厂称之为“唐窑”,名震古今。

乾隆款青花梵文勾莲高足碗

清宫美食器具种类繁多,但都有专门账目管理。以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为例,有:

金羹匙一件。金匙一件。金叉子一件。金镶牙箸一双。银西洋热水锅二口。有盖银热锅二十三口。有盖小银热锅六口。无盖银热锅十口。银锅一口。银锅盖一个。银饭罐四件。有盖银桃子六件。银镟子四件。有盖银暖碗二十四件。银盖碗六件。银钟盖五件。银錾花碗盖二件。银匙二件。银羹匙十三件。半边黑漆葫芦一个,内盛银碗六件。银桶一件,内盛金镶牙箸二双,银匙二件,乌木筷十双,高丽布三块,白纺丝一块。黑漆葫芦一个,内盛皮七寸碗二件,皮五寸碗二件。银镶里皮茶碗十件。银镶里五寸无分皮碗一件。银镶里罄口三寸六分皮碗九件。银镶里三寸皮碗二十二件。银镶里皮碟十件。银镶里皮套杯六件。皮三寸五分碟十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商丝银筷各二件(或二双)。银镶里葫芦碗四十八件。银镶红彩漆碗十六件。

以上各件,为乾隆帝一日餐具之用,而且,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皇家美器云集,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