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半岛的杀伐之声即将大幅升高。一九一二年三月,俄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成功打造出旨在阻止青年土耳其党收回巴尔干半岛失地、击退奥匈帝国侵犯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同盟。然后俄国出面居中协调,让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达成瓜分马其顿的协议。奥地利始终认定,马其顿曾遭多个外族入主一事(曾先后属于保加利亚帝国、塞尔维亚帝国、拜占庭帝国),加上该地族群、宗教的多元复杂,会使任何巴尔干国家都无法控制它。毕竟土耳其人二十世纪统治马其顿时,凭借的手段包括鼓励居民(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互相迫害(此举偶尔迫使列强坚持要求土耳其改革,甚至派国际委员会来落实改革)。[1]

但俄罗斯的介入,对土、奥两国大计的威胁,远不只限于马其顿一地。由于俄国的运作,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为共同目标而结盟,说服希腊和黑山加入一起奋斗,然后在一九一二年十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这一巴尔干联盟的成员国不久后就会为争夺战利品而大打出手,但当下他们都有志于趁君士坦丁堡充满干劲的新政府尚未巩固其在国内和在其少数仅存的欧洲省份(例如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的权力时,先打败土耳其人。

接着爆发的战争,使奥斯曼帝国失去大片疆土,使其陆军消亡殆尽。开战才三星期,五十万土耳其部队(在色雷斯的二十二万部队和在马其顿的三十三万部队),遭总兵力达七十一万五千人的巴尔干联军击败。希腊人拿下萨洛尼卡;保加利亚人进逼到君士坦丁堡城门;黑山人攻入科索沃和斯库塔里(斯库台);塞尔维亚人往南攻入马其顿,远至莫纳斯提尔(Monastir,马其顿语称比托拉/Bitola),然后十一月时挥兵向西抵达海边。由于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占领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塞尔维亚人即不客气夺取奥斯曼帝国阿尔巴尼亚境内滨亚得里亚海的四个港口:圣乔凡尼-迪梅杜亚(San Giovanni di Medua,阿尔巴尼亚语称圣金/Shëngjin)、阿莱西奥(Alessio,阿尔巴尼亚语称莱什/Lezhë)、都拉佐(都拉斯)、发罗拉(Valona,阿尔巴尼亚语称夫罗勒Vlorë)。一九一三年五月签署的伦敦条约,为土耳其在其欧洲诸省的统治敲响丧钟,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诸省大部分被转让给巴尔干联盟。奥匈帝国,欧洲的巴尔干强权,一无所获。维也纳的《时代周刊》以无法置信的惊讶口吻说道:“这场巴尔干危机使我们的外交遭逢如一八六六年的挫败。”[2]

事实上,奥匈帝国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并不突出。死于危机期间(一九一二年二月)的埃伦塔尔,认为在维也纳准备好可以重新向爱琴海进攻,在途中吞并马其顿之前,不妨让这个省份留在土耳其人手里;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希腊人突然进占萨洛尼卡,塞尔维亚人突然攻入史高比耶、科索沃以及阿尔巴尼亚诸港。从经济上讲,这一发展无异于一场灾难。在土耳其百分之十一的关税下畅销的奥地利制造品,从此再无法打入这些新市场,因为这些市场被筑上进口关税壁垒,从最低的保加利亚的百分之三十三,到最高的希腊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奥斯曼帝国人民所戴的非斯帽(fez),原几乎都是波希米亚的毛纺厂所制,但不久后这些毛纺厂就会失去这笔很有赚头的生意。[3]“头一个亡于巴尔干飞蹿的子弹者,乃是现状,”有位奥地利将领痛苦地指出。原本令维也纳受益的现状,突然间烟消云散。[4]在奥地利军界,巴尔干危机的解决之道似乎再清楚不过。“就让这件事爆发为战争,”阿佩尔将军从萨拉热窝匆匆写道,“我们有什么好怕的?俄罗斯?他们不会有任何动作,我们得把塞尔维亚一劳永逸地解决。”[5]

但俄罗斯人大概会有动作,而且弗朗茨·约瑟夫和弗朗茨·斐迪南都不想要战争,尽管塞尔维亚就是靠战争并吞掉奥匈帝国主要势力范围里的大片土地的。接埃伦塔尔之位的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伯爵,因决意阻止战争升级并打造奥俄友好协约,已得到皇帝和皇储的支持。他主张奥匈帝国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以免列强想起它一九〇八年的“侵略性角色”。[6]由于无意用武力恫吓,贝希托尔德实行没人放在眼里的软弱外交路线。他安排了一个“马其顿代表团”(来自索非亚的两名教授和来自史高比耶的一名土耳其退休官员)访问英国驻维也纳大使馆,让他们在该使馆发出独立而非瓜分的恳求。他们主张,“马其顿理当得到自治,不该被移交给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结果是狗吠火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