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悲情魏文长(第3/3页)

回顾魏延事件,的确令人唏嘘,不仅一代名将以悲情落幕,也使蜀汉实力大损,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

也有史书站在魏延的一边进行了不同记载,重要的一点是说,诸葛亮临终前其实把事托付给了魏延,让他代行丞相之职,诸葛亮临终前魏延不仅在跟前,而且诸葛亮还对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好好守住现在的江山,千万别到这里来了。”根据这部史书的记载,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遗令指挥秘密撤军,到褒口后才发丧。杨仪见魏延代理丞相指挥部队,担心被他所害,于是扬言说魏延将率众投降曹魏,并带人来攻魏延,魏延根本无心投敌,所以并不应战,结果被追上杀了。

两种记载截然不同,一个说魏延不听遗令,是造成蜀军分裂的主要责任人,失败被杀咎由自取;另一个说魏延忠实地执行了遗令,是杨仪挑起内斗,魏延死得很冤枉。

尽管前一种说法占据了主流,但也留下了许多谜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不信任魏延,宁愿把权力交给资历差得多的杨仪也不愿意交给魏延?既然不相信魏延,为何又让他身居高位、手握重兵?诸葛亮难道没有想过杨仪和魏延势必会自相残杀的一幕吗?

也许这就是诸葛亮的无奈,在二人只能选择一个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得不把蜀汉的未来放在最有把握的一方,不管魏延想不想造反,等待他的注定只有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