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魏吴的秘密战(第3/3页)

隐蕃被捉,遭到严刑拷打,孙权要他供出同党,隐蕃倒是条汉子,闭口不说。孙权亲自审问,对隐蕃说:“身体是自己的,为何替别人受罪呢?”隐蕃说:“孙君,大丈夫干这样的大事怎会没同伴?但我可以殉难,却不能牵连别人。”隐蕃最后缄口而死。

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间谍案,隐蕃看来确实是三国时代的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才,他的才学能骗过众人、打动孙权,还能让曹叡坚信只要把他派到敌人那里就一定能混个廷尉当,这样的才干恐怕不亚于卧龙、凤雏,祢衡肯定比不了,东方朔估计也难以办到。

孙权非要审出结果,这样来看此案的内幕可能要复杂得多,隐蕃也许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不少同伙,只是随着隐蕃一死这些也都永远成为秘密了。即使如此这个案子也连累了不少人,其中郝普受到的责难最多,作为隐蕃的直接上级,又是力挺隐蕃的人,郝普承受了巨大压力,孙权当面对郝普说:“你之前到处称赞隐蕃,又埋怨朝廷屈才,这才让隐蕃反叛,这都是你造成的!”

郝普和隐蕃一样都是降人,仅仅受到责备还罢了,如果受到怀疑就跳进长江也洗不清了,郝普于是自杀。左将军朱据被软禁,但他是孙权的女婿,孙权最后原谅了他。

这件事让孙权吃了一个亏,孙权也在“秘密战线”上回了一招。

孙权听说曹丕驾崩后曹魏的振威将军吴质受到猜疑和排挤,觉得可以做做文章,于是让胡综伪造了几封吴质的请降信,故意让这些信在社会上流传出来。

吴质不是小人物,与司马懿、陈群同为曹丕的“太子四友”,曹丕当上皇帝后改革军制,在全国设立几大军区,负责人称为“都督某某诸军事”,第一个被派出去的就是吴质,职务是都督河北诸军事,相当于是曹魏北方军区司令员。

但吴质怙威肆行,性格有问题,跟谁都合不来,在曹魏政坛是一只有名的孤鸟,曹丕死后吴质失去依托,又跟北方的几个州刺史、郡太守关系不好,心情一直很郁闷,多次向曹叡提出辞职。

胡综一共伪造了三封信,其中一封信伪称是吴质的同乡黄定潜逃送来的,另一封信诈称吴质已做好内应准备,除了所部人马可作接应外,吴质还准备了3000多匹马,只等孙权派兵北上,大功即可告成。

这都是假的,也经不起调查,但把这样的消息主动散播出去,就会形成舆论战,弄得人心惶惶。不知道是不是舆论战起了作用,魏明帝很快便下诏把吴质召回,解除了他的兵权,改任侍中。

石亭之战后,魏吴之间的主战场不知不觉转向了舆论战、间谍战,因为在西线战场被蜀汉牵制,曹魏暂时无力组织起对孙吴的大规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