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打起了地道战(第3/3页)

针对曹操提出的问题,荀彧其实早有考虑,他说了一段很长的话,认为曹操在用人、度量、谋略、法令等方面都超过袁绍,袁绍再强大也没有用。曹操不是一个爱听奉承话的人,但荀彧所说的都不是虚言,荀彧在袁绍身边待过,对袁绍的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郭嘉后来也向曹操谈了相似的看法,曹操心里的阴云散去了一大半。

落实到具体对策上荀彧和郭嘉的意见非常一致,他们都认为应当把南阳郡的事放一放,先取吕布。荀彧认为如果不先取吕布,那么以后要解决袁绍相当困难。郭嘉认为袁绍正北击公孙瓒,可以趁着他主力远征时东取吕布。如果失去这个机会,等到袁绍发起进攻时以吕布为外援,那就太危险了。

曹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心里有一些顾虑:“我比较担忧关中方面,如果关中处理不好,羌人、胡人加上南面的益州就会与袁绍、吕布等人联合起来,到那时我们将四面都是敌人,虽然据有兖、豫二州,却也顶多只占天下的六分之一而已呀!”就此荀彧有自己的看法:“关中地区目前大的割据势力有十几支,彼此互相不服,其中韩遂和马腾最强。他们看见关内相争,必然各自拥兵自保。现在如果主动联合他们,示以恩德,和平的局面虽然不能维持太久,但也可以坚持到整个关东地区平定之后。”荀彧的分析正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让曹操心中顿时亮堂起来。

荀彧推荐钟繇出镇关中,曹操同意,于是辞去自己兼任的司隶校尉一职,让钟繇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各军,授予钟繇遇到有些问题可以先处理再上报的权力。钟繇不仅是个书法家,而且属于实干型人才,他有胆有识,沉着勇毅,他到达关中时,当时活跃在关中一带的割据势力除段煨、李傕外还有很多股,其中马腾、韩遂的势力最为强大,钟繇给他们写信,表明利害,劝他们忠于朝廷。经过对形势的分析,马腾、韩遂选择了向许县朝廷靠拢,他们各送一名儿子到许县作为人质,以表明自己的忠心。